廣告
日英美3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廖俊智分享老同事研究 在乾沙漠的空氣中取水出來

日英美3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廖俊智分享老同事研究 在乾沙漠的空氣中取水出來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今揭曉,頒給了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Susumu Kitagawa)、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理查德・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奧馬爾・M・亞吉(Omar M. Yaghi)三位學者,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發展上的開創性貢獻,專家比喻,MOF就是孔洞有秩序的海綿,在沙漠集水、二氧化碳捕獲、氫氣儲存,甚至藥物載體等領域有強大潛力,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分享,UCLA多年同事奧馬爾・M・亞基,曾經與學生做過MOF材料,可以在很乾的沙漠裡,從空氣中取水出來,所以人可以不用帶水到沙漠去,從非常乾的空氣中取出很純凈的水。
唐獎得主奧馬爾.亞吉摘諾貝爾化學獎 曾來台勉勵高中生:非凡源自平凡的開始

唐獎得主奧馬爾.亞吉摘諾貝爾化學獎 曾來台勉勵高中生:非凡源自平凡的開始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諾貝爾獎今(8)日揭曉化學獎得主,由北川進(Susumu Kitagawa)、英國學者羅布森 (Richard Robson)和約旦裔美國化學家奧馬爾.亞吉(Omar M. Yaghi)共同獲得。其中奧馬爾.亞吉也是唐獎第六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是唐獎6屆以來,第4度有得主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諾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來台 憶清晨5點得知獲獎!竟當成玩笑

諾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來台 憶清晨5點得知獲獎!竟當成玩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今(8)日在台演講,演講中他回顧自己投入有機催化、光反應催化等化學研究的過程與應用,他還回顧,得知獲得諾貝爾獎那天,清晨5點電話響個不停,共同獲獎者還傳訊息通知他,但他很想睡覺,還覺得是研究團隊在開玩笑,於是跑回去睡回籠覺,直到睡醒後,看了《紐約時報》網站,還一度認不出得獎者畫像上的自己。
曾開發「甲烷變甲醇」技術 中研院士陳長謙89歲逝世

曾開發「甲烷變甲醇」技術 中研院士陳長謙89歲逝世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國際知名化學家、中研院院士陳長謙昨(5)日逝世,享壽89歲。他曾擔任中研院化學所所長、學術副院長,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陳長謙是奠定中研院學術行政制度的關鍵人物,中研院也提到,他學術成就卓越,畢生奉獻於科學研究與教育,為台灣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