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鼎子公司鵬鼎砸逾15億併購華陽科技 強化AI智能駕駛與車載終端戰略佈局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為強化 AI 智能駕駛與車載終端戰略佈局,臻鼎科技控股(股票代4958)今日代子公司鵬鼎控股(深圳)公告,宣佈以現金收購方式併購無錫華陽科技,鵬鼎預計支付現金人民幣3.57億元(約15.45億元新台幣),取得其53.68%股權,交易完成後,華陽科技將成為鵬鼎持有其53.68%股權之併表子公司。 2025/10/30 18:34 財經 產業脈動
大同第二代EV動力系統 搶進創奕能源電巴訂單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大同(2371)憑藉數十年在電機領域的技術根基,積極投入EV動力系統開發,在全球邁向低碳交通與淨零排放的趨勢下,推出首套國人自主研發的250kW級直驅式電巴馬達及驅動器動力系統,已於多部公車穩定運轉。日前,所開發第二代新版250kW動力系統順利與電巴大廠創奕能源簽訂合約,預計上看500套。 2025/10/20 17:55 財經 產業脈動
推動電池關鍵技術國產化 台塑新智能攜手工研院成功開發乾式電極技術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塑新智能今(16日)宣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合作成功開發鋰電池乾式電極技術,展現國內新能源技術在材料與製程上的重要突破。透過此次研發成果,台塑新智能與工研院正式建立乾式電極製程能力,推動電池關鍵技術國產化,強化台灣新能源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自主性,為未來儲能及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5/10/16 13:56 能源
環球晶董座徐秀蘭:半導體面臨關鍵材「武器化」 台灣須自主掌握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在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前記者會中,以「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轉折」為題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關鍵材料「武器化」的挑戰,產能集中與材料供應成為新風險,未來不僅是製程技術競爭,更要掌握關鍵材料如稀土、特氣、光阻劑及鎵等,確保供應鏈韌性。以台灣為例,疫情與天災暴露供應鏈脆弱,促使國際要求「Taiwan Plus One」乃至更多分散佈局。她強調,半導體產業必須從成本效率轉向本土化、自主掌握材料,並結合淨零與循環經濟策略,政府與業界需合作推動關鍵材料國產化及永續發展,提升產業穩定與競爭力。 2025/09/08 15:46 財經 產業脈動
中鋼工會批台智電是更大錢坑!質疑曾婉拒投資卻又發起成立 過程不單純 中鋼持有台智電股權12.5%,中鋼集團企業工會今天要求中鋼盡快退出台智電,不要當冤大頭。中鋼聲明表示,台智電由14間公民營企業合資,投資台智電符合中鋼綠電轉型目標。 2025/09/02 14:09 能源
裕隆總座:盼進口車關稅及貨物稅政策盡快確定 讓市場回歸正常 裕隆總經理許國興今天表示,關稅變數衝擊裕隆生產製造,裕隆尋找新代工生產機會,提升國產車競爭力,布建多車型混線生產設備,與鴻華先進持續開發新車款,NISSAN品牌車款研議導入國產化車型,並強化在地製造。 2025/08/20 15:29 財經 產業脈動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抗議經濟部壓迫中鋼虧損讓利 並提三大訴求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中鋼集團企業工會今(19日)赴經濟部抗議,並提出三大訴求,包括一、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漠視公司治理,應立即下台以示負責。二、經濟部必須立即提出具體可行方案,協助中鋼及相關產業度過困境。三、財政部與經濟部在反傾銷終判中,應明確認定中國特定鋼品確有傾銷事實並造成實質損害,並大幅提高反傾銷稅率。 2025/08/19 15:45 財經 產業脈動
比亞迪傳繞道入台!2款油電車已送車測 業界:恐摧毀本土生態系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BYD)近日傳出可能透過代理商,以旗下「騰勢」品牌進入台灣市場。媒體引述業界消息報導,比亞迪可能由太古汽車集團旗下的太古標達汽車代理,引進在泰國生產的比亞迪車款。此舉引發業界高度關注與憂慮,擔憂可能衝擊台灣汽車產業生態。 2025/08/05 19:40 財經
綠能環保股再添新兵 矽谷能源8月15日登創櫃板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矽谷能源為基隆唯一取得台電AFC(調頻輔助服務系統)建置案許可的業者,在大武崙工業區扮演電力穩定的關鍵角色,櫃買中心核准於8月15日登錄,成為櫃買中心創櫃板新成員。 2025/07/31 14:43 能源
王永慶長女搶海外儲能商機 「長庚國際能源」華麗轉身拚年底大擴廠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讓外界關注一家成立20年卻相當低調的「長庚國際能源」,背後沒有台塑集團的奧援,全憑「經營之神」王永慶長女王貴雲主導成立,今年第1季營收竟比2024年全年多出1倍,更喊出瞄準海外儲能商機,年底前建桃園觀音新廠。 2025/07/29 08:00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