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機器人公司1年估值飆5倍!創辦人有華人背景 獲輝達投資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機器人新創公司Dyna Robotics(達納靈動)今日宣布完成1.2億美元(約36億台幣)A輪融資,此輪融資後該公司估值突破6億美元(約181億台幣)。這意味著,成立僅1年,該公司估值有望飆升5倍,包括輝達、亞馬遜、三星和LG等行業巨頭都參與這次融資。 2025/09/16 16:52 財經 科技新知
嘲弄柯克遇刺者等著被撤簽證 盧比歐:美國不歡迎慶祝謀殺的人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最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之一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猶他州舉辦對話活動時遭槍殺身亡,卻有民眾在網路上慶祝此事。對此,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表示,將拒發簽證給那些讚揚政治人物被暗殺的外國人,而對於已經在美國的外國人,如果他們從事或支持這類負面或破壞性行為,會考慮撤銷簽證。 2025/09/16 12:00 國際 寰宇要聞
日輸美汽車關稅15%今生效 南韓急了!「不計一時得失」促比照下調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根據最新貿易協議,日本輸美國的汽車及零件關稅下調至15%,周二(9/16)正式生效。此舉令南韓維持的25%汽車關稅形成10個百分點的差距,為此,正訪美推進關稅後續磋商的南韓貿易代表呂翰九表示,將全力促成稅率比照日本下調,保持市場競爭力。 2025/09/16 11:12 國際 熱搜話題
川普:歡迎外國企業員工來美國 不想嚇跑投資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現代汽車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電動車電池工廠本月初遭到持槍移民官員突襲,其中約300名韓籍員工因簽證不符遭到拘押。南韓總統李在明事後發出警告,表示這一起事件可能動搖南韓企業對美國投資的意願。針對此情況,川普14日表示,他不想嚇跑或打擊外國或外國公司對美國投資,強調美國歡迎外國公司前來投資,也歡迎他們派遣至美國工作的員工。 2025/09/15 08:53 國際 寰宇要聞
遭美拘留的300多名南韓人搭乘包機返國 家屬激動落淚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本月4日在美國喬治亞州尚未完工的現代汽車電動車電池工廠,因簽證不符遭持槍移民官員拘押的330名韓籍人員,今天(9/12)下午搭乘包機返抵仁川國際機場,包括南韓總統李在明的秘書室長姜勳植等官員,和相關企業高層都親自前往接機。 2025/09/12 18:31 國際 寰宇要聞
美商長曝與台灣將達成重要協議!20%關稅有望調降 經貿辦回應了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台灣與美國何時完成關稅總結會議,以及20%暫時性稅率是否能再調降,備受外界關注。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四(9/11)透露,「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同時,他也表示,尚未與南韓簽署已達成的協議。有關台美雙方關稅談判進度,我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周五(9/12)表示,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肯認有一定進展,尚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 2025/09/12 11:46 國際 寰宇要聞
美突襲韓廠讓川普急留人 LG怕再被找碴!撤離美各地韓籍員工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執行非法移民行動突襲韓廠事件餘波盪漾,南韓總統李在明周四(9/11)指稱,此事讓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企業感到不安。路透社披露,涉事LG新能源正緊急撤走美國各地工廠的韓籍員工,以防再有類似情況上演。上周遭拘押的300名韓籍員工今搭包機返國,現又傳出先前被延遲出境,全是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想挽留他們繼續訓練美方人員,但這批人員因被拘一事深受打擊,決定先行返國。 2025/09/11 13:12 國際 熱搜話題
南韓派包機接回遭美突襲拘留工人 留後路!「自願」離境非驅逐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根據南韓外交消息周三(9/10)透露,日前在喬治亞州現代汽車合資電池廠遭美國執行人員突襲逮捕的員工,將乘坐包機返韓。國籍航空大韓航空(Korean Air)已飛往美國接人。南韓官員近日一直在與美國談判,力爭讓這些人「自願離境」,而非被驅逐出境,否則可能長達10年內無法返回美國。 2025/09/10 16:10 國際 熱搜話題
美突襲韓廠抓員工震驚投資人 憂台積電美國廠恐成下一個目標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聯邦特工上周突襲喬治亞州現代汽車合資電池工廠,抓捕475名未持有適當工作簽證的外籍勞工,事件使得投資人震驚。外媒周二(9/9)報導,有律師透露收到大量客戶詢問是否面臨風險。由於台積電(TSMC)也正在美國設廠,引發外界擔憂是否將成為下一個目標。 2025/09/10 12:10 國際 熱搜話題
解析|美突襲韓廠凸顯亞洲公司簽證短缺 台積電昔加派500人遭反彈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執法人員日前突襲南韓汽車在喬治亞州的合資電池工廠,逮捕近500名有「簽證問題」的員工,美媒周一(9/8)分析指出,川普政府希望加強移民執法力度的同時,還希望亞洲製造業巨頭向美國工廠投入大量資金,然而此次移民突襲行動凸顯亞洲公司難以獲足夠的工作簽證,來招募營運美國工廠所需的人員。文章並舉台積電為例,曾從台灣增派逾500名經驗豐富員工,支援美國延宕的工程進度,卻遭當地工會強烈反彈。 2025/09/09 16:28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