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育嬰留停開放以「日」為單位 勞團肯定!盼延長到子女上小學

育嬰留停開放以「日」為單位 勞團肯定!盼延長到子女上小學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4)日通過「育嬰留職停薪」彈性措施,未來可以「日」為單位申請育嬰留停、以「小時」為單位請家庭照顧假。對此,勞團表示,肯定育嬰留停與家庭照顧假更彈性化,但也呼籲推動有薪育嬰假或照顧假,並提高育嬰留停的實際所得替代率,也將育嬰留停從子女3歲前,延長到幼兒園或小學階段。
懶人包|育嬰留停彈性新制明年上路 3歲以下才能請有望放寬

懶人包|育嬰留停彈性新制明年上路 3歲以下才能請有望放寬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4)日通過「育嬰留職停薪」彈性措施,勞動部說明,未來可以「日」為單位申請育嬰留停,但上限為總計30天,另外,家庭照顧假則能用「小時」為單位申請,並有30人以下企業彈性育嬰留停獎勵金、職代人力加班上限放寬等配套措施。勞動部也表態,不排除未來推動修法,將3歲以下才能請育嬰留停的限制放寬。
育嬰留停雙親「60天彈性請」 小企業日領1千元獎勵金

育嬰留停雙親「60天彈性請」 小企業日領1千元獎勵金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拍板通過「育嬰留職停薪」彈性措施,未來勞工可以選擇以「日」為單位申請,天數不超過30日,雙親合計可以申請60日,期間可領8成薪資補貼;政府也針對「30人數以下」的小微型企業祭出育嬰留停每日1千塊獎勵金,以減少人力調度衝擊,勞動部已匡列明年5億元預算用在此獎勵方案。此外,開放家庭照顧假以「時」為單位申請,雇主不得拒絕,也不得扣勞工全薪獎金。
助勞工彈性請假!育嬰留停規劃改日計 事假、照顧假得以時請

助勞工彈性請假!育嬰留停規劃改日計 事假、照顧假得以時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明天將公布「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方案」,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說明,將把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最短30天,調整為可用「日」來請假,事假7天、照顧假7天的請假單位則縮小為「時」,增加勞工請假彈性,相關措施預計最快2026年1月1日上路;請假破碎化對小微企業的影響,政府將持續跟業者溝通,給予協助。
勞動部推彈性育嬰留職停薪 以「日」為單位?洪申翰不鬆口

勞動部推彈性育嬰留職停薪 以「日」為單位?洪申翰不鬆口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為讓育嬰假更彈性、好用,勞動部推動彈性育嬰留停,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8)日表示,目前正在規劃相關的配套措施,但希望用行政措施或相關子法處理,不要修法。而至少請1個月的彈性育嬰留停是否放寬到以「日」為單位請假,洪申翰沒有正面回應,只說「可以等我們的方案公佈。」
單親媽護理師respect!一打三清晨5點戰鬥到深夜 爆瘦17kg每月病3次:為孩子努力撐

單親媽護理師respect!一打三清晨5點戰鬥到深夜 爆瘦17kg每月病3次:為孩子努力撐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今天是護理師節,向每位堅守崗位的護理師致敬!台南一名護理師「小妙」,離婚後獨自扶養3個年幼女兒,天未亮便響起溫柔號角,忙著準備早餐、盤點書包,一個個整裝護送上學,緊接著奔赴前線到醫院,承受四面八方的壓力,下班也片刻不得閒,各種洗、陪、哄到深夜,令她1年暴瘦17公斤,「既然選擇單親,就要勇敢堅強走下去!」她說,苦不能苦孩子,再三感激家扶中心伸援,「我一定要撐過去」。
剴剴案8.4萬份連署書送進總統府!賴清德承諾:全面提升托育品質

剴剴案8.4萬份連署書送進總統府!賴清德承諾:全面提升托育品質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母親節前夕,近萬人齊聚凱道聲援剴剴,主辦單位「剴剴網路媽媽群」提出設立「兒少保護部」、增設有給職兒少保護專責醫師、修訂加重虐童刑責等六大訴求,訴求陳情書連署達8萬4467份送進總統府。總統賴清德今(5/11)日發文祝福全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並強調,政府會持續打造良好育兒環境,全面提升托育服務品質,並明確規範托育人員的資格與義務,更要強化托育機構的設立與管理,回應多元的需求。
賴清德預祝母親節快樂 談雙親最長2年育嬰假、留職停薪有勞保

賴清德預祝母親節快樂 談雙親最長2年育嬰假、留職停薪有勞保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母親節將至,民進黨主席暨總統賴清德今表示,傳統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已經過時,無論家務工作、育兒和教養不能再僅限於女性,並指出,孩子滿三歲前,雙親都可以申請最長2年育嬰假,並有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期間可持續參與勞工保險。他表示,政府除了對生育下一代的母親表達敬意,更要持續強化社會投資,擴大政府照護的規模,讓世代共榮。
台大兒科爆霸凌!護理界不能說的秘密曝光 被逼到圓禿、落髮吃藥5年

台大兒科爆霸凌!護理界不能說的秘密曝光 被逼到圓禿、落髮吃藥5年

【盧麗蓮/綜合報導】台大醫院13PW兒科病房護理長爆出職場霸凌懷孕同仁,在工作安排和訊息回覆上言語刁難和羞辱,但多名護理師投訴後卻得到「非故意、非出於不當目的」的霸凌不成立說法。《知新聞》報導新聞後,許多民眾都在《知新聞》Threads留言自己也是職場霸凌受害者,曾被當空氣,壓力大到圓禿、落髮,還有人遭「威脅」。曾在醫療界服務近30、40年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坦言,職場霸凌確實存在,這種問題特別容易發生在強調傳統倫理與階級關係的工作環境,例如醫院內的師長、學長姐與學弟妹制度。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