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批用嘴巴救災、掩蓋災情 政院舉證電爆張啓楷「誣指」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南部受丹娜絲颱風及近日豪雨影響,多地釀災,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批評行政院反應遲鈍,創下國內首次無國軍投入災後搶救記錄,甚至前進指揮所遲至第22天才設立,行政院發言人發言人李慧芝今表示,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宣布設置「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過去從來沒有為了颱風風災設置中央層級的前進指揮所,「張委員對於基礎事實的認知恐有誤解。」 2025/07/31 17:04 政治 黨政要聞
雲嘉南災區重建大缺工!中央出手「分區分工」 修繕廠商還有每棟3萬津貼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灣南部在一個月內連遭丹娜絲颱風、0728豪雨襲擊,受災戶苦不堪言!行政院昨天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今天邀集縣市政府代表與會,決議分區認養、分工負責,分頭聯繫廠商並制定統一定價,全力投入災後重建。 2025/07/30 17:19 生活 地方大小事
世大運落幕!北市19國手橫掃3金7銀3銅 金牌選手獎金8萬元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落幕,台灣繳出5金13銀7銅的成績單,其中台北市選手橫掃3金7銀3銅入袋,體育局加發10%獎勵金,金牌選手6萬元、銀牌選手3萬元、銅牌選手1.5萬元;另提供每月訓練補助金,個人項目3萬500元、團體項目2萬800元,共發給2年;本屆世大運共有19名台北市籍選手奪牌,預計發出64.5萬元獎金及1134.72萬訓練補助金。其中金牌選手楊長螢、陳歆雅、張秉丞、吳軒毅、楊筑云皆為團體項目,個人獎勵金6萬元加上訓練補助金2萬800元,預計可獲8萬800元獎金。 2025/07/30 09:36 體育
丹娜絲災民3個月就醫免費 外縣市曾於災區活動也適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及高雄市新興區,健保署宣布,凡屬行政院公告災區範圍內之保險對象,有以下5種情形之一,於受災當月起6個月期間,健保費由政府補助。另外,無論是災區居民或災害發生時在災區活動的外縣市民眾,3個月內就醫,經醫師專業認定係因受災需接受治療,免繳醫療費部分負擔及住院一般膳食費用,只要付掛號費。 2025/07/29 19:44 生活 醫藥
南市府追加預算墊付災害準備金 議員戳盲點!怒批不懂苦民所苦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南市府今年編列災害準備金約17億元,歷經楠西強震、丹娜絲颱風重創,目前僅剩5億元,緊急向議會提案增加預算墊付。國民黨市議員蔡育輝則抨擊,災害準備金只能用於公共建設,此舉根本不能「苦民所苦」,市府應追加20億經費補助「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以利災後復建。 2025/07/23 18:28 生活 地方大小事
台南災後屋損上萬戶!補助金額出爐 申請簡化這一招免排隊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南市府今天召開風災復原工作進度報告記者會,統計農損金額逾13.3億元,已完成1萬8千餘件申請受理;屋損則有上萬戶申請救助,經市長黃偉哲爭取,中央承諾先預撥款1萬戶,讓災民盡快拿到慰助金。市府呼籲也可透過網頁一站式整合服務平台申請,方便快速免排隊。 2025/07/23 17:55 生活 地方大小事
農民欲哭無淚!陳亭妃喊話農業部放寬政策性貸款 拉高補助金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統計截至上周(10日)農損金額高達21億元,民進黨台南立委陳亭妃指出農民需求,希望溫網室受災納入政策保險、比照疫情展延政策貸款本息2年,及放寬政策性貸款寬限期、展延期申請。 2025/07/14 16:48 政治 黨政要聞
譚艾珍砲轟「普發一萬元」 斥超爛政策撒糖果、亂發紅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資深女演員譚艾珍今(13)日在臉書發文,對「普發新台幣一萬元現金」表達強烈不滿,抨擊這是個「超爛政策」。她質疑為何不將這筆款項集中用於偏鄉建設、急難救助與長照,或是增加警消保護配備與各種民生需求?譚艾珍更砲轟,把政府當成是財神爺撒糖果、亂發紅包嗎?坦言她個人質疑可能會引來罵聲,但仍堅定表達自己的感受。 2025/07/13 15:19 政治
三陽備戰PK Gogoro、宏佳騰 22縣市買電動機車最高補助3.7萬元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經濟部產發署加碼電動機車補助,推升6月電動機車銷售達5,014輛,較上月成長16.65%,繼Gogoro、宏佳騰推出全新電動機車後,三陽也計畫參戰推新車,提早炒熱下半年2輪車市的新話題。 2025/07/06 14:48 財經 產業脈動
新北好孕補助三連發來了!醫療性凍卵補助最高7萬 9大新制一次看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從今(7月1日)起陸續實施9項新措施,包括生育補助、危老建物維護補助、停車場啟用、土地徵收補償費保管、都更中繼住宅安置、多元化繳納「納管輔導金」及「營運管理金」等。其中提高生育率補助方面,推出「好孕補助三連發」,新增醫療性凍精補助、解凍卵助好孕服務,以及加碼最高7萬補助的「醫療性凍卵補助」,期盼解決少子化問題。 2025/07/01 07:00 生活 地方大小事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