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目標恐再跳票? 龔明鑫坦言:2026年佔比要達成20%難度高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今日與媒體茶敘,談到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能否達到20%目標。龔明鑫坦言,年底要達標確實有難度,但今年再生能源佔比可望突破15%,「我們還是會積極往前推」。至於未來長期電源規劃,他透露最快9月會提出。 2025/09/16 14:56 能源
義電智慧能源攜手Gogoro 打造全球首例電池交換虛擬電廠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義電智慧能源以「聚力千站 強化電網韌性」行動方案,榮獲「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及「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之殊榮,突顯義電智慧能源在促進能源轉型和推動永續創新的領導地位。義電智慧能源首次參與「亞太永續行動獎」,勇奪金獎榮耀。連續第二年參加「台灣永續行動獎」,亦再獲肯定。本屆永續行動獎吸引503件申請方案角逐,評選範疇涵蓋環境永續、社會共融與經濟發展三大面向,義電智慧能源以創新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7可負擔能源」領域中脫穎而出。 2025/09/13 09:49 能源
經濟部推動家戶屋頂太陽光電計畫 21個縣市已加入!核定經費13億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為因應國家能源轉型需求,提升電網韌性與能源自主性,經濟部攜手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經濟部能源署說明全台已有21個縣市加入本計畫推動行列,涵蓋範圍遍及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並已核定114-115年共計約13億元經費。 2025/09/06 11:45 能源
台電規劃「觀園變電所」引進大潭電廠電力 滿足桃竹苗重大建設需求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因應桃園地區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及用電需求大增,台電規劃於觀音地區興建「觀園變電所」,直接引進大潭發電廠的電力,提升區域供電穩定度,滿足航空城等產專區、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等重大建設所需電力,為半導體、AI及資通訊等產業鏈提供穩定電力,構築完整的科技產業生態系。 2025/09/05 15:25 能源
經部次長賴建信出席APEC能源部長會議 指台灣風電裝置容量去年躍居全球第5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次長賴建信率團出席韓國釜山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15屆能源部長會議」,分享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成果、提升電網韌性策略以及人工智慧於能源部門應用實例。與會各會員體及產業代表一致認同追求強健、均衡、安全及永續的經濟成長的重要性。 2025/08/29 12:16 能源
分析|核三公投確定重啟無望 AI與半導體擴張下台灣供電挑戰加劇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廠公投落幕,重啟確定無望,台灣能源轉型路徑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核電退出,供電穩定更依賴天然氣與再生能源;但在AI資料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持續推升用電需求下,未來如何填補核能缺口,並因應新興產業帶來的龐大負荷,繼續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2025/08/24 19:04 能源
吳思瑤喊話藍白黨鞭「逕付二讀」 推算最快10月可普發1萬元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1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送立法院審議,預算上限從5450億調高至5900億元,其中,「普發1萬元」確定不排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喊話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希望草案能逕付二讀,搭配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最快10月份可啟動發放現金跟協助產業。 2025/08/18 15:14 政治 黨政要聞
普發1萬恐延宕!原因竟和輝達有關 白遭點名氣炸:政治操作不可取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行政院昨針對《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提出修正案,包括新增強化電力系統200億,但遭民眾黨團反對,白委張啓楷嗆「發1萬心不甘情不願」不用再送修正案。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則表示,黃國昌辯論會才說,台灣需要強化能源韌性,現在因民眾黨反對,普發現金1萬也一起被擋。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則回嗆,台電10年砸5645億「 強化電網韌性」,成效如何?還想魚目混珠、瞞天過海。民進黨用輝達政治操作,更加不可取。 2025/08/15 15:53 政治 國會攻防
韌性特別條例加碼450億!四用途一文看 政院拆彈違憲疑慮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原匡列4100億元規模的韌性特別條例,立法院藍白立委挾人數優勢通過藍黨團版本,增加全民普發1萬元、刪台電撥補1000億,經費規模拉升到5450億元,引來行政院跳腳,原欲尋求釋憲管道,然經歷首波大罷免潰敗、丹娜絲颱風災情連連以及關稅難關,政院今主動提出修正案,再調升經費規模至5900億元,主要用於電力系統強化、加強弱勢照顧、普發現金作業費用,以及預留200億元供未來擴大協助受影響產業。 2025/08/14 14:07 政治 黨政要聞
台電、美國電力研究院辦數位轉型論壇 聚焦AI資料中心設址及用電布局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電與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自1987年起展開近40年國際交流,合作投入機組發電效率、用電大數據、分散式能源與儲能等數百項研究計畫,並再度攜手舉辦「數位轉型論壇暨低碳倡議整合會議」,聚焦探討AI資料中心設址就近電源的重要性,以及全球能源轉型趨勢、電業相關最新技術應用、電網韌性強化、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AI)應用等關鍵議題,期能深化雙邊合作,共同推動前瞻電力技術發展。 2025/07/31 18:15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