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頭互投不是共榮而是共倒 華爾街示警「泡沫來臨前徵兆」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處於人工智慧(AI)繁榮中心的公司正在互相投資數十億美元,尤其是OpenAI扮演最吃重角色,對此現象,華爾街分析師們紛紛警告稱,這種「糾纏」愈來愈多,增加AI泡沫的風險。 2025/10/14 10:22 財經 產業脈動
曾拒Meta天價458億元挖角 Thinking Machines共同創辦人點頭加入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矽谷人工智慧(AI)人才戰出現最新轉折!AI明星研究人員、新創Thinking Machines Lab共同創辦人塔洛赫(Andrew Tulloch),曾傳出拒絕臉書母公司Meta以15億美元(約458.7億元台幣)挖角,如今再傳出他已離職,並同意加入Meta陣容。 2025/10/12 14:10 國際 熱搜話題
周末精選|輝達OpenAI永動機30兆巨資轉圈圈 「我投你錢、你跟我買」釀空前泡沫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輝達(NVIDIA)與OpenAI正在打造一套宛如「AI永動機」的系統,其中涵蓋龐大且錯綜複雜的循環投資網絡,整體交易金額可輕鬆突破1兆美元(約30.54兆台幣)。隨著越來越多互相投資、彼此倚賴的交易浮上檯面,外界也開始質疑:這場數兆美元AI狂潮,是真正的技術革命,還是一場企業間資金內循、互相推高估值的資本遊戲?一旦精密交織的交易網出現鬆動,市場是否可能瞬間失速、甚至泡沫化? 2025/10/11 17:17 財經 國際焦點
晶片政策發威 美半導體投資增速2027年起將超越中、台、韓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在全球人工智慧(AI)需求暴增加上美國政府力推本土化生產的雙重影響下,美國的半導體投資增速將自2027年起超越中國大陸、台灣和南韓等主要晶片經濟體。 2025/10/09 15:39 國際 寰宇要聞
AI巨額投資是繁榮開端還是泡沫訊號 華爾街分析師這樣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科技業發展模式正出現大幅轉變,科技巨頭從之前獨立競爭走向合縱連橫,尤其是在AI領域。 2025/10/09 12:52 財經 產業脈動
產業觀察|OpenAI與輝達、超微以永動機方式合作 為何台廠供應鏈角色更為關鍵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輝達(NVIDIA)在9月宣佈,將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5兆),以用來擴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10月6日,另一家GPU廠超微(AMD)也宣布與OpenAI達成AI晶片供應協議,其中AMD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每股僅1美分的認股憑證,讓OpenAI得以取得約10%股權。 2025/10/08 17:31 財經 產業脈動
甲骨文被爆毛利僅14% 黃仁勳:最終將有「豐厚的利潤」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媒7日披露,雲端運算公司甲骨文(Oracle)因租用輝達(Nvidia)今年推出的Blackwell晶片,成本高昂,導致雲端業務的利潤微薄。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7日出面反駁,並表示新技術一開始很可能賺不到錢,但甲骨文未來的獲利將會非常可觀。 2025/10/08 12:22 國際 寰宇要聞
輝達與OpenAI合作有何不同 執行長黃仁勳親自釋疑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CNBC的Jim Cramer採訪時,他提到與OpenAI的新協議,並表示這是與ChatGPT 製造商的首次「直接合作」。 2025/10/08 11:49 財經 產業脈動
金融時報:OpenAI已簽下30兆元算力合約 財力受質疑 美國人工智慧(AI)開發商OpenAI為了支撐其AI模型運轉,今年來已簽下約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的運算能力資源合約,遠超越其營收,引發外界懷疑其如何有足夠資金履約。 2025/10/07 20:05 國際 熱搜話題
AI一股都沒買 投資之神:8個月前甚至不知NVIDIA怎麼唸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被譽為「投資之神」美國傳奇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在1977年至1990年執掌富達麥哲倫基金13年間,平均報酬率為29.2%,在1980年代因經常跑贏大盤而聞名。如今AI熱潮在過去3年主導了市場,但林區卻樂於在場外觀看,他在近日受訪時坦言沒有持有任何AI股票,直到8個月前甚至不知道「NVIDIA」(輝達)這個字要怎麼唸。 2025/10/07 12:53 財經 國際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