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九九重陽節「極陽日」開運好時機 12生肖旺運焦點一次看

九九重陽節「極陽日」開運好時機 12生肖旺運焦點一次看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29日)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塔羅牌老師艾菲爾表示,今又逢「玄天上帝飛升日」與「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聖誕」,陽氣最盛、吉能最旺,天地之氣交融,正是轉運開運、祈福納祥的好時機。十二生肖在這股強大的陽能加持下,各有不同的旺運焦點,可掌握契機,開啟屬於自己的榮運新篇。
大逆轉!Mango創辦人墜谷亡疑非意外 兒子改列「兇殺案」嫌疑人

大逆轉!Mango創辦人墜谷亡疑非意外 兒子改列「兇殺案」嫌疑人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歐洲最大時尚集團之一Mango的創辦人安迪克去年底在山區健行墜谷身亡,警方當時將事件列為意外事故,如今案情卻傳出大轉折,法官重啟調查並改為疑似兇殺案偵辦,因為「唯一目擊者」安迪克的兒子喬納森(Jonathan Andic)證詞「前後矛盾」,從證人被改列為主要嫌疑人,更有指「父子關係不佳」,令整起案件更加撲朔迷離。
23歲女遭虐殺棄屍花蓮 密友盜用身分討錢全招了「挖出頭顱和殘缺白骨」

23歲女遭虐殺棄屍花蓮 密友盜用身分討錢全招了「挖出頭顱和殘缺白骨」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花蓮縣玉里鎮驚傳殺人棄屍案!1名23歲的金姓女子與在網路結交的伴侶莊姓女子在玉里租屋同居,去年七月疑因為金錢糾紛,遭莊女等4人凌虐毆死,棄屍在花蓮富里偏僻山區,莊女因金流異常被家人發現,才良心不安吐實,檢警拘提莊女等4人到案,12日循犯嫌供稱線索,尋獲金女遺體,僅剩頭顱及殘缺白骨,檢方以涉嫌重大且有逃亡串證之虞向法院聲押獲准。
周末精選|17歲少年31刀狠殺前女友!專家揭恐怖情人特徵 社會局提醒分手安全

周末精選|17歲少年31刀狠殺前女友!專家揭恐怖情人特徵 社會局提醒分手安全

【記者王煌忠、林志青/台中報導】台中市沙鹿區16日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凶殺案,17歲駱姓少年約出21歲、剛上大學的顏姓前女友談判,竟在短短44秒內砍殺顏女31刀身亡,震驚社會,少年犯案後逃到彰化摩鐵呼呼大睡,遭警方逮捕。少年落網供稱,是因不滿死者欲討回交往期間贈與的禮物,爆發口角一時衝動殺人,然而死者友人爆料,死者是為討回借款而喪命,詳細動機警方將深入追查。 雖少年手段兇殘引發社會怒火,但因他未成年無法判死刑,台中市府社會局也提醒,伴侶分手要以安全為優先,選擇公開、安全場合,必要時請他人陪伴,避免單獨前往。
台中17歲少年亂刀砍死女大生!警大教授:如「台大宅王」翻版 揭恐怖情人特徵

台中17歲少年亂刀砍死女大生!警大教授:如「台大宅王」翻版 揭恐怖情人特徵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台中市沙鹿區昨天(16日)發生21歲顏姓女大生慘遭17歲駱姓少年亂刀砍死命案,少年持預藏40公分長刀,44秒內狠砍女大生31刀致死,警方6小時內拘捕駱男到案。警大教授、行政警察系主任許福生表示,駱姓少年殺人案與2014年9月22日發生在北市西松國小的「台大宅王」張彥文情殺案,都是恐怖情人犯案模式。不過法醫高大成從少年未砍死者臉部研判,並非為情犯案,財務糾紛恐是主因。
台中凶殺|44秒狠砍大一女友31刀!17歲少年變裝逃亡路線曝 死者父母悲痛認屍

台中凶殺|44秒狠砍大一女友31刀!17歲少年變裝逃亡路線曝 死者父母悲痛認屍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21歲顏姓女大生,今天(16日)在沙鹿區祖母住家附近與17歲駱姓男友談判,卻當街在44秒內遭狠砍31刀身亡,駱姓少年犯案後騎乘未懸掛車牌逃往苗栗,再搭乘火車入住彰化一家旅館,仍在案發後5個多小時落網;而顏女入學短短9天就遇害,校方表示,將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續,並啟動輔導資源,提供同班同學必要心理支持。
釋昭慧發起拒領普發1萬!藍委指不知民間疾苦 她斥別輕忽人民聲音

釋昭慧發起拒領普發1萬!藍委指不知民間疾苦 她斥別輕忽人民聲音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針對行政院會通過普發現金新台幣一萬元的特別預算案,日前玄奘大學台灣佛教研究中心暨宗教系主任釋昭慧發起「拒領一萬,捐國庫爲國家續命」,結果遭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批評「出家人要六根清淨、少碰政治」。釋昭慧等人今(9/16)日舉行記者會,正式成立「搶救國庫聯盟」時,回應駁斥林思銘說法,強調出家人也是國家公民,若今天放棄對政治的關懷,將來就會被政治管定,他們站出來告訴政治人物不要輕忽人民的聲音。
虎爸虎媽下的名校生確診PTSD AI精準醫療揭開治療新方向

虎爸虎媽下的名校生確診PTSD AI精準醫療揭開治療新方向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美國一名大學生在虎爸虎媽的期許下考上常春藤名校,但長期承受壓力導致身心狀況惡化,最終不得不轉學至社區大學。後續檢查確診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而非傳統的憂鬱症,經過調整治療方式後,他病情迅速恢復,甚至立志報考醫學院,希望未來成為精神科醫師,幫助更多病友。 但當地精神科醫師最初並未認同這一診斷,凸顯出精神醫療仍多依賴「症狀指標」來判斷,存在誤差與落差。專家指出,若能導入更精準的檢測方法,將有助於縮短患者求診與治療的過程。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