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白宮東廂還不夠 川普又將林肯浴室翻修全鍍金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對白宮的改造腳步不停歇。繼日前拆除部分白宮東廂(East Wing)用於興建大型宴會廳後,現在他的設計點子又轉向林肯浴室(Lincoln Bathroom)。 2025/11/01 17:51 國際 寰宇要聞
新店擋土牆崩塌!新北工務局急搶修 19居民可回家了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新店區錦秀、碧瑤社區因豪大雨侵襲,本月25日凌晨發生擋土牆崩坍,連日來新北市工務局團隊聯合協力廠商積極修復,昨天清晨因雨勢加大,邊坡泥水、土石沖刷至錦秀路41巷12號屋內,預防性撤離12號5戶、19人。工務局加速搶修工程,稍早傳來好消息,已完成邊坡排水及清理側溝作業,今天12號5戶、19人已可安全返家,恢復居民正常生活。 2025/10/29 12:2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有片|新北新店錦秀路擋土牆崩塌 侯友宜急勘災!疏散住戶108人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新北連日降下大雨,新店區錦秀路49巷內碧瑤及錦鏽社區擋土牆崩落,新北市政府昨天(24日)晚間緊急疏散90人,今天上午崩落狀況加劇,再次緊急疏散,截至中午已疏散108人。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午臨時取消行程,前往現場勘災,侯友宜表示,2天前就開始針對錦繡跟碧瑤山莊進行監控,昨(24)晚發現監控出現變化,即時撤離40戶90人,未來會持續監控。 2025/10/25 12:28 社會 突發現場
有片|唯一不輪班指揮官季連成 15天金句紀實「霸氣下的柔情」 【記者陳亮諭、盧麗蓮/綜合報導】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災,10月1日起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指揮層級提高,由陸軍出身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擔任總協調官,第一天起的「霸氣」就讓亂象頻傳的花蓮救災現場出現秩序,不過鐵漢下卻藏著溫柔,他見到花蓮縣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哽咽,向大眾緩頰「知道他的委屈」。季連成果斷明快、分工仔細的態度,締造許多「金句」,《知新聞》整理他救災如作戰、不怒自威的魄力,以及他霸氣下的體貼。 2025/10/16 13:38 政治
奧斯卡影后黛安基頓辭世享壽79歲 喜劇才華和時尚指標聞名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因出演《教父》、《大老婆俱樂部》等電影而聞名的好萊塢資深女星黛安基頓,周六(10/11)在加州逝世,享壽79歲。她以獨特的喜劇節奏和無與倫比的風格而聞名,以《安妮霍爾》(Annie Hall)一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該片奠定了她在好萊塢一線女星及獨特時尚指標的地位。 2025/10/12 08:22 國際 熱搜話題
三地集團總裁涉屏東光電案!刪對話還被查扣「教戰手冊」 逆轉收押禁見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三地集團總裁鍾嘉村涉台南光電弊案,上周四(10/2)才遭橋頭地檢署依貪污等罪起訴,沒想到同日又因屏東光電開發案財報不實,遭高雄地檢署大舉搜索,雄檢漏夜複訊,隔天認定鍾嘉村、開陽能源董事長蔡宗融涉《證券交易法》罪嫌重大,向法院聲押2人,但法院裁定鍾2千萬元交保,蔡則獲請回。不過雄檢抗告成功,高雄高分院撤銷2人裁定,高雄地院今天重開羈押庭,逆轉裁定鍾嘉村收押禁見。 2025/10/09 19:13 社會 法庭
搶救光復!政院修丹娜絲條例「追加250億」 107億用在堰塞湖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洪流重創下游光復鄉,搶救災後復原工作持續,不過,行政院、國民黨團對於災復預算法源天差地別,國民黨團提出專屬花蓮光復災後重建的特別條例,行政院則將花蓮納入《丹娜絲颱特別條例》災區範圍,今並通過修正案、追加特別預算250億元。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院長卓榮泰強調用最快速度、最簡便方式,提供災民最大協助,送入立院後希望立委們可以儘速審查。 2025/10/09 14:24 政治 黨政要聞
有片|男當街持刀猛刺女友!她負傷急逃求助店家 行兇動機曝光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新北市新莊區富國公園今天上午發生砍人案。許姓男子(73歲)不滿昨天(8日)晚上被同居的褚姓女友(64歲)兒子趕出門,心生怨懟,今天上午8時許到富國公園見褚女賣菜,上前理論再次口角,從外套拿出番刀朝對方身上猛刺4刀後徒步逃逸,警方獲報不遠處逮捕許男。訊後依殺人未遂送辦,並協助褚女申請緊急家暴令。 2025/10/09 13:37 社會 突發現場
捷運萬大中和線力拚2027完工! 侯友宜:中和高中到中正紀念堂只要14分鐘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捷運萬大中和線主體工程於2014年12月2日開工,預計明年底完工。今天上午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工程進度、聽取簡報,對於目前施工進度已達81.7%,侯友宜表示,目標在2027年底完工,未來從新北市中和高中站到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站,通勤只要14分鐘。 2025/10/07 15:2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周末精選|18條人命的教訓!堰塞湖難治本 李鴻源:引流不敵大水、最怕2情境發生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6千萬噸洪水沖斷橋樑和堤防,奪走18條人命,兼具學官資歷的水利工程專家、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接受《知新聞》訪問坦言,無法避免堰塞湖發生,只能監測、觀察,若再來一個颱風或五級地震,恐還會形成第二個堰塞湖;他分析,目前馬太鞍溪下游雖有引流措施,但對大水量幾乎無效,呼籲政府應在災後檢討制度,成立部會層級的防災總署,應對未來愈發頻繁的複合式災害。 2025/10/05 08:44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