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成兒童有ADHD、吃藥怕上癮 醫揭做對1關鍵反而能改善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名年約30歲的警察,巡邏時總忘記帶鑰匙、簽到,但逮捕壞人、處理搶案等都沒問題,原來是小時候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作祟。醫師指出,台灣約9%的兒童受其影響,藥物為第一線治療,家長們往往會擔心「吃藥會不會上癮」,但在醫師處方的劑量下,並不會造成依賴或成癮,反而能改善專注力與情緒控制。 2025/09/17 17:02 生活 醫藥
虎爸虎媽下的名校生確診PTSD AI精準醫療揭開治療新方向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美國一名大學生在虎爸虎媽的期許下考上常春藤名校,但長期承受壓力導致身心狀況惡化,最終不得不轉學至社區大學。後續檢查確診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而非傳統的憂鬱症,經過調整治療方式後,他病情迅速恢復,甚至立志報考醫學院,希望未來成為精神科醫師,幫助更多病友。 但當地精神科醫師最初並未認同這一診斷,凸顯出精神醫療仍多依賴「症狀指標」來判斷,存在誤差與落差。專家指出,若能導入更精準的檢測方法,將有助於縮短患者求診與治療的過程。 2025/09/15 15:18 生活 醫藥
健保史上最貴藥!一劑近億元治療罕病AADC 12月上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女星李宇柔的15歲兒子牛牛因罹患罕病「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過世,健保署藥物共擬會今日審查通過一款基因治療藥物,給藥一次號稱終生有效,但定價近一億元,為目前健保給付單價最高的藥品,將與藥廠進行價量協議,今年12月開始給付,預估第一年13人受惠。 2025/08/21 17:21 生活 醫藥
相信嗎?Labubu熱潮預告經濟衰退來了 專家認「口紅指數」翻版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拉布布(Labubu)娃娃被懸掛在路易威登(LV)和聖羅蘭的包包上,成為時尚界古怪的新身份象徵,但一位專家警告稱,它們的流行可能預示著經濟衰退已在不遠的轉角處。 2025/08/10 12:03 財經 國際焦點
憂政府為減免關稅放寬美豬腎萊劑標準 消基會:至少產地標示不能讓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美暫時性關稅協議20%,目前仍在談半中,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憂心,政治角力下,台灣放寬美豬腎萊劑容許值、廢除美牛內臟及絞肉禁令,消基會認為過去已經放寬美豬、美牛進口,至少標示上不能再讓,專重願意吃的人,但也有很多人不吃,但不標示民眾根本不知道,呼籲政府要讓民眾有選擇權與知情權,應強化產地標示。 2025/08/06 17:02 生活 消費
泡泡瑪特不用盲買可指定!7-11加價購最低149元起 集點抽85萬汽車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搶攻高溫商機,超商業者首次集結暑假最夯「飲料抽抽樂」與全店精品活動推出POP MART泡泡瑪特Sweet Bean小甜豆系列獨家夢幻聯名加價購,8/6起至9/2,超市系列公仔,購買20元以上指定飲料任2件,加價299元帶回家;全店精品部分,有經典吊飾、陶瓷馬克杯、卡套零錢包等商品,8/6起不限金額加價149元起入手,預計透過此波活動可再帶動整體業績成長一成。另外,台北昆寧門市8/6至9/2限時小甜豆包店主題。 2025/07/31 11:58 生活 消費
放行美國水產品時機敏感!藍委轟黑箱 林靜儀否認為關稅談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台灣爭取和日本一樣15%稅率,敏感時刻食藥署公布美國水產品「通過系統性查核程序」,藍委痛批美牛萊豬放寬是否為關稅談判條件,衛福部始終不透露任何訊息給人民和國會就是在搞黑箱。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日(7/31)表示,不清楚談判細節,但希望爭取最好關稅讓台灣經貿有較好發展。 2025/07/31 11:50 生活 醫藥
罕病中的罕病!女星兒罹AADC逝 醫:致神經發展障礙「已列新生兒自費篩檢」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女星李宇柔(現名:陳蔓菲)的15歲兒子「牛牛」,罹患罕見疾病「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她今天表示,「牛牛走了,謝謝大家一生的陪伴」。兒童遺傳內分泌科醫師指出,這個疾病在台灣可能只有幾十位病人,屬於「罕見疾病裡的罕見疾病」,目前已被納入新生兒篩檢的自選項目,強烈希望有新生兒的家長都能盡量接受篩檢。 2025/07/28 16:22 生活 醫藥
女星兒罹罕病AADC「平均年齡僅6歲」 15歲驟逝!她淚崩:謝謝一生陪伴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戲說台灣》御用演員、資深女星李宇柔(現名:陳蔓菲)的兒子「牛牛」罹患罕見疾病AADC(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酶缺乏症),過去曾被醫生告知孩子可能只能活到5、6歲,但她不放棄任何希望,積極治療和運動,伴兒長大。不過今天她今天向外界證實,15歲的兒子猝逝,「牛牛走了,謝謝大家一生的陪伴。」 2025/07/28 14:39 生活
大麻濃度十年升逾十倍!思覺失調風險高達8成 超越安非他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麻絕非天然無害!精神科醫師示警,大麻主成分濃度在過去十年上升超過10倍,短期使用就會造成記憶力受損、運動協調和判斷力出問題,長期或重度使用除了成癮,還會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認知功能障礙,增加精神病風險。研究發現,現在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更高比例與大麻使用相關,大麻造成思覺失調的風險遠高於安非他命。 2025/07/27 09:3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