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史上最貴藥!一劑近億元治療罕病AADC 12月上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女星李宇柔的15歲兒子牛牛因罹患罕病「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過世,健保署藥物共擬會今日審查通過一款基因治療藥物,給藥一次號稱終生有效,但定價近一億元,為目前健保給付單價最高的藥品,將與藥廠進行價量協議,今年12月開始給付,預估第一年13人受惠。
依據國健署統計至2025年7月,「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通報人數72人、死亡27人、存活45人。台灣新生兒發生率約三萬分之一,高於其他國家,日本約16萬2千分之一、美國約6萬4至9萬分之一、歐盟約11萬6千分之一。
AADC為一項罕見且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神經代謝疾病,原因是負責製造多巴胺的AADC缺乏,使體內多巴胺與血清素不足,症狀常於嬰兒早期即出現,初始症狀常為非特異性,包含餵食困難、肌張力低下和發育遲緩,較具體的症狀包含眼動危象、運動障礙及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此外,多數個案存在睡眠障礙及情緒紊亂,亦有少部分病人(<5%)會癲癇發作。
健保署「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今日通過給付一款AADC基因治療新藥,號稱病人接收一次手術給藥即終生有效,不過定價9,999萬元/每劑,健保署將與藥廠進行「價量協議」,實際支付的價格會低於定價。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預計今年12月1日開始給付,此藥物的許多基礎技術與研發是在台灣進行,支持此藥物有其特殊意義。幫助罕病兒童是國家的責任,不應單純用金錢價值衡量,攤分到全體納保人,每人負擔不到5元,卻能拯救一個孩子的生命。
健保署表示,AADC基因治療新藥每人終生給付一次,給付於18個月以上未滿6歲嚴重型病人,預估給付後受惠人數第一年13人,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5人,挹注藥費第一年13億元,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5億元。
考量本藥品需由腦殼注射,危險性高,爰健保署訂定嚴謹之執行醫院及手術醫師資格,且須經健保署審核同意後,始得依個案申請特殊專案審查,病人經審查符合給付規定,方得用藥。
健保署強調,該藥費由「罕見疾病、血友病藥費及罕見疾病特材」專款支應,不會排擠其他疾病病人權益。健保署後續還要和廠商進行價量協議之分期支付事宜。
AADC基因治療新藥由台大醫院參與研發,於美國、歐盟及台灣取得藥物許可證。據台大醫院照護經驗,未使用基因治療的病童,存活年紀中位數僅7歲,即便存活,仍未能有頭控及獨坐獨走的運動功能發展,此外,還有動眼危象頻繁發作以及呼吸功能不佳等,造成病人與照護者極大壓力。
自2010年台大醫院進行基因治療,截至目前最長追蹤達15年,已有34位病人接受治療,於治療後5年有超過7成的病童可以獨坐、呼吸狀況改善,動眼危象情況減輕等,大幅改變治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