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上廁所滑手機得痔風險高46% 5分鐘內為宜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許多人連上廁所都在滑手機,然而刊登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經常邊上廁所邊滑手機的人,得痔瘡的機率比其他人高46%。 2025/09/04 17:43 國際 寰宇要聞
45歲男腹脹三天未排便 無法進食竟是5公分大腸癌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5歲蘇先生沒有家族病史,向來健康的他日前卻長達三天無排氣、排便,腹脹無法進食到急診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一顆5公分大腫瘤完全阻塞腸道,醫療團隊高度懷疑大腸癌,但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與病人討論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大腸癌第三期且淋巴轉移,後續接受化學治療。 2025/09/03 11:01 生活 醫藥
長期洗腎貧血未改善當心!留意排便 及早揪大腸癌、胃腫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貧血是洗腎常見併發症,一般可藉由施打紅血球生成素改善,若長期未改善就得當心。一名50歲病人長期接受血液透析合併貧血症狀,貧血持續未改善,轉介至消化內科評估,檢查才發現是大腸癌;另一名8旬婦自述常疲倦、走路會喘、飯後腹部不適,近期出現黑便,檢查才知貧血主因是胃腫瘤合併出血。 2025/08/02 10:35 生活 醫藥
左腹痛1個多月!43歲男「無家族史」竟罹直腸癌第3期 醫揭生活習慣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43歲趙姓男子左腹疼痛和腹脹1個多月,雖然大便習慣改變,但無便秘或腹瀉,無血便也無家族病史,原本以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就醫抽血及超音波、大腸鏡檢查,顯示直腸有1顆5公分腫瘤,讓趙男相當震驚、難以接受。經手術切除腫瘤後理學檢查,確診直腸癌第3期。趙男術後接受化學治療,降低復發風險並持續追蹤。 2025/07/29 12:34 生活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突破103萬人 較去年成長26%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腸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為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實施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 2025/07/11 10:58 生活 醫藥
大腸癌篩檢擴大對象!今年已87萬人受惠 較去年增44%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起大腸癌篩檢對象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統計截至5月底,大腸癌篩檢近87萬人次,整體大腸癌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43.57%。國民健康署提醒,篩檢結果疑似異常時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多數息肉在發現當下即可切除,及早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 2025/06/14 10:30 生活 醫藥
婦人半年體重掉5公斤 健檢發現血色素異常!竟是「癌症」上身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55歲女性上班族,半年內體重掉了5公斤,去年婦女節前夕接受公司例行成人健康檢查,健檢報告幾乎全部正常,唯有一項血色素偏低異常,遂拿著健檢報告就醫了解貧血原因,透過腸胃鏡檢查,竟罹患早期大腸癌,幸好及時發現並接受治療,健康重回職場。 2025/03/08 19:20 生活 醫藥
尾牙聚餐吃不停!反覆腹痛、腹脹 6類人小心憩室發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尾牙聚餐吃不停,當心憩室發炎毀假期。60多歲劉先生平時飲食較少蔬菜水果,經常便秘,過去健檢發現數個大腸憩室,近期因反覆腹痛、腹脹求診,結果憩室發炎,原來是年前聚餐次數增多,飲食較以往油膩,蔬果攝取少,便祕更加嚴重。醫師提醒,6類人容易憩室發炎族群應減少便秘和油膩飲食。 2025/01/15 12:20 生活 醫藥
15歲少年大腸癌!「愛運動、無家族病史」一檢查已4期 【盧麗蓮/綜合報導】大腸癌年輕化,苗栗一名15歲少年因持續腹脹不適就醫,竟查出已是大腸癌第四期。該名少年愛運動、未特別偏好油炸食物,家族無癌症病史,確診罹癌令家屬、醫師十分詫異。醫師提醒,若出現便祕、腹瀉、排便頻率改變、體重突然減輕、排氣困難等問題,建議盡速就醫,及早發現狀況。 2024/12/24 16:00 生活 醫藥
少女打嗝脹氣 醫師檢查嚇到:超過20顆!全是強烈癌化風險 【盧麗蓮/綜合報導】一名20歲女子因常胃痛、打嗝進行大腸鏡檢查,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竟在裡面發現超過20顆息肉,而且每一顆都是又大又扁平,全部都是一種有強烈癌化風險的鋸齒狀息肉,讓他驚呼「我真的嚇到了。」 2024/12/24 09:5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