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孔雀劫7|獵人也是再生藝術家 返鄉青年打造孔雀羽毛飾品

孔雀劫7|獵人也是再生藝術家 返鄉青年打造孔雀羽毛飾品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金門報導】金門面臨超過3000隻外來種藍孔雀爆量危機,27歲的金門返鄉青年喻聖祺,因想取得孔雀羽毛來製作畢業設計作品,當起半職業的孔雀獵人,希望扮演藍孔雀的天敵角色,而他也利用孔雀羽毛,打造出精緻的耳環、項鍊等飾品,甚至能做成燈飾,透過藍孔雀身上的資源,完成金門在地的「再生設計」。
孔雀劫6|放下粉筆改拿十字弓 退休師當獎金獵人還開孔雀園

孔雀劫6|放下粉筆改拿十字弓 退休師當獎金獵人還開孔雀園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葉志明/金門報導】金門有超過3000隻外來種藍孔雀,教職退休的李策勵,靠著十字弓、陷阱,10年來至少移除600隻藍孔雀,是金門知名的孔雀獵人。李策勵同時也經營孔雀園,有100多隻藍孔雀可讓人免費參觀,他還販售活體孔雀、孔雀羽毛等,光是孔雀羽毛,一年就可以賣出500根以上。
孔雀劫5|埃及聖䴉曾上萬隻、剩不到50隻 移除方案複製難

孔雀劫5|埃及聖䴉曾上萬隻、剩不到50隻 移除方案複製難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台北報導】金門面臨超過3000隻外來種藍孔雀爆量危機,但過往移除成效不佳。事實上,台灣先前也面臨外來種埃及聖䴉達上萬隻的問題,經過強力移除之後,目前已剩不到50隻。 埃及聖䴉成功移除的關鍵,在於政府拿出魄力決心處理,並做好跟外界的溝通,以槍枝射擊,進行高強度的移除,短短幾年就移除1.8萬隻,但因物種習性、棲息地不同,這番成功經驗,未必能完全複製於金門藍孔雀,不過,移除埃及聖䴉過程的大量對外溝通,則可供藍孔雀移除工作借鏡。
孔雀劫3|擅闖設陷阱卻夾爛羊腿 獵人遭牧場主抵制!成敗靠溝通

孔雀劫3|擅闖設陷阱卻夾爛羊腿 獵人遭牧場主抵制!成敗靠溝通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金門、台北報導】超過3000隻的外來種藍孔雀,在金門釀成危機,但近年移除成效不彰,也面臨民眾反對意見。負責藍孔雀移除標案的業者直言,溝通是移除工作的重要關鍵,要前往特定地點移除孔雀,必須主動在事前向場地主人說明,告知要做哪些事、若有問題可向誰反映等,業者甚至為此找來專家,幫移除團隊成員上溝通課程。 著重溝通展現出成效,有在地牧場老闆因過往遭遇其他孔雀獵人,任意闖入獵捕藍孔雀,甚至擺放陷阱害牧場羊隻受傷,對移除藍孔雀深惡痛絕,經過移除標案業者溝通後,已經可接受在其牧場周邊移除藍孔雀。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