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劫3|擅闖設陷阱卻夾爛羊腿 獵人遭牧場主抵制!成敗靠溝通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金門、台北報導】超過3000隻的外來種藍孔雀,在金門釀成危機,但近年移除成效不彰,也面臨民眾反對意見。負責藍孔雀移除標案的業者直言,溝通是移除工作的重要關鍵,要前往特定地點移除孔雀,必須主動在事前向場地主人說明,告知要做哪些事、若有問題可向誰反映等,業者甚至為此找來專家,幫移除團隊成員上溝通課程。
著重溝通展現出成效,有在地牧場老闆因過往遭遇其他孔雀獵人,任意闖入獵捕藍孔雀,甚至擺放陷阱害牧場羊隻受傷,對移除藍孔雀深惡痛絕,經過移除標案業者溝通後,已經可接受在其牧場周邊移除藍孔雀。
藍孔雀並非金門原生物種,1999年丹恩颱風將畜試所的孔雀園吹壞,導致藍孔雀跑到戶外繁衍,再加上金門沒有孔雀天敵,且金門酒廠產出的酒糟,成為藍孔雀食物來源,目前預估金門有超過3000隻藍孔雀。
溝通是移除成敗的重要因素
雖然縣府近年執行移除計畫以及跟民眾收購抓到的藍孔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給予補助經費,但成效不明顯,原因除了軍事區域多、無法進入,移除也面臨民眾不同意見,林保署簡任技正鄭伊娟就強調,「移除的工作都是要溝通」。
金門縣府孔雀移除標案得標業者何紀震同樣認為,人與人的溝通,是執行標案過程非常重要的一環。
他舉例,團隊中有些年紀較長的成員,可能自認年紀大,會對團隊要前往移除孔雀的場所主人較不尊重,年輕成員也可能不擅於與他人應對進退,為此,他甚至在標案當中,安排專家學者,來幫團隊成員上溝通課程,希望讓團隊成員的外部溝通更為順暢。
何紀震強調,與反對意見溝通,是他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像是畜牧場周邊因有許多酒糟,常有藍孔雀聚集,他若要到畜牧場周邊移除孔雀,會事先跟場主溝通,也會跟鄰近土地的地主提前說明,而他因與許多畜牧場業者熟識,溝通、說明以後,幾乎都能獲得支持。
「你要來打,先尊重別人」
事實上,金門許多反對強力移除藍孔雀的民眾,是因不滿部分孔雀獵人的作為。
何紀震的好友陳弘銘經營風車牧場,飼養許多羊隻,說起孔雀獵人,他情緒激動,直說除了何紀震以外,每個獵人都被他用三字經罵走。
「你要來打,你要先尊重別人」,陳弘銘說,過往許多孔雀獵人,未經同意就進入他的牧場或周邊獵捕藍孔雀,但他自認沒有受到藍孔雀干擾,甚至也開心藍孔雀來吃他用於養羊的酒糟,避免吃不完,不希望他人任意進入他的牧場抓捕孔雀,也不想要有陌生人前往羊隻移動的動線。
陳弘銘抱著小羊大聲抱怨,過往有獵人擅自闖進他的牧場設置陷阱,想抓藍孔雀,但卻將陷阱設在羊隻移動動線上,讓羊隻誤入陷阱因而腳部受傷潰爛,後續他想追究責任,對方也不願承認。
不僅如此,陳弘銘還說,以往有孔雀獵人竟闖入牧場設置捕獸夾,害他的羊因此受傷。
主動溝通是移除工作重點
何紀震透露,陳弘銘過往曾說,藍孔雀吃他牧場的酒糟,等於藍孔雀也是他所餵養,因此不希望他人獵捕,但深入了解後發現,陳弘銘主要對於其他孔雀獵人未尊重其意願,感到不滿,經過溝通、協調之後,陳弘銘同意讓他在不進入牧場的前提下,於牧場周邊移除藍孔雀。
何紀震解釋,他在執行移除藍孔雀過程的溝通,會事先接觸要前往移除的場地主人,說明是協助政府移除藍孔雀、預計在此處做什麼事,若有造成問題可跟他聯繫。
「金門是比較淳樸的,但是到了每個地方,要尊重他們」,何紀震強調,移除藍孔雀一定要主動告知場地主人、說明移除方向。
他也舉例,過往他提前告知陳弘銘,要到其牧場附近移除藍孔雀,若有疑慮可向他反映,後續陳弘銘也告知,移除團隊成員執行工作太靠近牧場,他就請團隊成員改道,達成雙方溝通的目的,讓陳弘銘願意接受在其牧場周邊移除藍孔雀。
林保署盼今年移除1500隻
對於目前藍孔雀的移除工作進度,主責相關事宜的金門縣府不願受訪回應,鄭伊娟則說,林保署一直有補助經費,讓金門縣府執行藍孔雀移除工作,以往每年經費約90萬元,但並未要求目標,成效也不明顯。
鄭伊娟指出,今年林保署將補助移除的經費拉高到300萬元,並要求至少要移除1500隻藍孔雀。
【金門孔雀危機】
金門直擊|暗夜追捕藍孔雀!26年前風災倖存「14隻變3000」 危機靠獵人難解
孔雀劫1|成群毀田!老農西瓜被啃洞、青江菜拔光 嘆:不抓怎生存
孔雀劫2|金門軍事禁地成「聖鳥」藏身區 難移除!學者:不能只考量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