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孔雀劫5|埃及聖䴉曾上萬隻、剩不到50隻 移除方案複製難

出版時間:2025/11/17 07:05
生活
六百 文章
Lyle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台北報導】金門面臨超過3000隻外來種藍孔雀爆量危機,但過往移除成效不佳。事實上,台灣先前也面臨外來種埃及聖䴉達上萬隻的問題,經過強力移除之後,目前已剩不到50隻。

埃及聖䴉成功移除的關鍵,在於政府拿出魄力決心處理,並做好跟外界的溝通,以槍枝射擊,進行高強度的移除,短短幾年就移除1.8萬隻,但因物種習性、棲息地不同,這番成功經驗,未必能完全複製於金門藍孔雀,不過,移除埃及聖䴉過程的大量對外溝通,則可供藍孔雀移除工作借鏡。

外來種埃及聖䴉原有上萬隻,近年移除成效相當良好,圖為獵人模擬以獵槍移除埃及聖䴉。李柏毅攝 zoomin
外來種埃及聖䴉原有上萬隻,近年移除成效相當良好,圖為獵人模擬以獵槍移除埃及聖䴉。李柏毅攝

藍孔雀並非金門原生物種,1999年丹恩颱風將畜試所的孔雀園吹壞,導致藍孔雀跑到戶外繁衍,再加上金門沒有孔雀天敵,且金門酒廠產出的酒糟,成為藍孔雀食物來源,目前預估金門有超過3000隻藍孔雀,雖然近年執行移除策略,但效果並不明顯。

金門藍孔雀近年的移除成效不佳。李柏毅攝 zoomin
金門藍孔雀近年的移除成效不佳。李柏毅攝

埃及聖䴉近年移除成效佳

走在蘆洲濕地旁的小徑,埃及聖䴉獵人巴度指著淡水河的沙灘說,以往會有上百隻的埃及聖䴉聚集,如今可能3個月才看得到一隻。

埃及聖䴉才是台灣最頭痛的外來入侵種之一,1984年首度有6隻在野外現蹤,這些埃及聖䴉侵擾本土鷺科鳥類,甚至吃掉本土鷺科鳥類的鳥蛋、幼鳥,隨著埃及聖䴉數量越來越多,2010年起政府開始進行移除措施,近年在巴度等獵人執行高強度的槍枝移除下,數量已經從上萬隻,減少到剩下不到50隻。

埃及聖䴉才是台灣知名的外來入侵種。取自林保署網站 zoomin
埃及聖䴉才是台灣知名的外來入侵種。取自林保署網站

改用獵槍移除是成功關鍵

回顧移除埃及聖䴉的歷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任技正鄭伊娟表示,最早的移除方式,是比照國外經驗,在埃及聖䴉的鳥蛋塗上玉米油,希望控制繁殖,但成果不佳,後來也曾用設置陷阱、移除鳥巢等方式,同樣效果不好。

移除成效轉好的關鍵,在於改用彈弓與槍枝進行高強度移除。

鄭伊娟回憶,過往要移除埃及聖䴉,面臨許多愛鳥人士、動保人士反彈,認為「這樣是殺生」,且希望在台灣就能看到外國鳥類,政府立場只能不斷溝通,說明埃及聖䴉對本土鳥類甚至螃蟹等物種,都有很大的威脅,並說明會以「一槍斃命」方式,避免動物受傷後痛苦死亡,經過多年溝通,才讓愛鳥人士、動保人士逐漸接受。

以槍枝進行移除,是埃及聖䴉移除成功關鍵。李柏毅攝 zoomin
以槍枝進行移除,是埃及聖䴉移除成功關鍵。李柏毅攝

後續在2020年起,林保署正式啟用高強度的埃及聖䴉移除,委託原住民獵人,以獵槍移除埃及聖䴉,目前每年監測與移除埃及聖䴉的經費約1700萬元。

高強度移除的效果相當卓越,鄭伊娟說,2019年時專家學者預估台灣有8000隻埃及聖䴉,但截至去年底,共計移除1.8萬隻,目前鳥會預估全台剩不到50隻,另外,2022年到去年,分別移除了466隻、120隻及46隻,移除數量逐漸減少,成效顯著。

埃及聖䴉近年移除成效相當顯著。取自林保署網站 zoomin
埃及聖䴉近年移除成效相當顯著。取自林保署網站

大白鷺、黃頭鷺取代埃及聖䴉

執行埃及聖䴉移除工作多年的原住民獵人巴度,最早在朋友牽線之下,開始參與移除埃及聖䴉,熟悉射擊的他,最初並沒有急著拿起槍,而是花了許多時間觀測、了解埃及聖䴉的習性,甚至先以沖天炮,模擬開槍驚擾到埃及聖䴉之後,埃及聖䴉會往哪個方向逃竄,藉此安排其他獵人共同移除。

巴度主要進行台中以北的埃及聖䴉移除,移除足跡遍佈蘆洲、五股、淡水、宜蘭等地,至今他已移除4000多隻埃及聖䴉。

巴度(左)是埃及聖䴉獵人,至今已經移除4000多隻埃及聖䴉。李柏毅攝 zoomin
巴度(左)是埃及聖䴉獵人,至今已經移除4000多隻埃及聖䴉。李柏毅攝

巴度說,以蘆洲濕地為例,埃及聖䴉喜歡吃味道重的東西,該處會有一些已腐化的魚蝦,是埃及聖䴉的糧食,因此過往可聚集達100隻到200隻,如今不但不見埃及聖䴉,還出現大白鷺、黃頭鷺等,顯見生態恢復平衡。

蘆洲濕地曾有許多外來種埃及聖䴉聚集。影音中心攝 zoomin
蘆洲濕地曾有許多外來種埃及聖䴉聚集。影音中心攝

巴度形容,目前僅剩2位數的埃及聖䴉,每一隻都是「博士以上」的菁英,非常聰明而敏捷,要全部清零難度較高,會耗費很大成本,以嚴密監測、防止族群擴張為主。

「全世界沒有做這麼好的移除案例」,回首移除埃及聖䴉的成果,巴度語帶驕傲地強調,正確的政策,配合正確的執行方式、適當的執行人選,才讓移除工作展現成果。

埃及聖䴉經過強力移除,目前只剩不到50隻。取自林保署網站 zoomin
埃及聖䴉經過強力移除,目前只剩不到50隻。取自林保署網站

物種不同難複製移除方式

金門藍孔雀的移除成效不佳,對於是否能借鏡埃及聖䴉的成功經驗,巴度認為,埃及聖䴉移除的成功,建立在各界齊心努力,但這有賴於政府單位不斷對外溝通,也宣導關於外來種的危害,因此,藍孔雀的移除也需要大量的溝通、協調。

鄭伊娟則說,成功移除埃及聖䴉的關鍵,在於累積了對於此物種足夠的了解,且政府有拿出魄力處理,並做好跟外界的溝通。

巴度強調,移除藍孔雀會需要大量溝通。李柏毅攝 zoomin
巴度強調,移除藍孔雀會需要大量溝通。李柏毅攝

鄭伊娟不諱言,不同物種的習性、存在環境不同,未必能用相同的方式移除。她舉例,埃及聖䴉大多遠離人群、位於空曠地區,而且體積較大,使用槍枝射擊較無安全疑慮,其他外來種移除無法完全復刻。

鄭伊娟指出,林保署一直有補助經費,讓金門縣府執行藍孔雀移除工作,以往每年經費約90萬元,但並未要求目標,成效也不明顯,今年林保署將補助移除的經費拉高到300萬元,並要求至少要移除1500隻藍孔雀。

【金門孔雀危機】

金門直擊|暗夜追捕藍孔雀!26年前風災倖存「14隻變3000」 危機靠獵人難解

孔雀劫1|成群毀田!老農西瓜被啃洞、青江菜拔光 嘆:不抓怎生存

孔雀劫2|金門軍事禁地成「聖鳥」藏身區 難移除!學者:不能只考量科學

孔雀劫3|擅闖設陷阱卻夾爛羊腿 獵人遭牧場主抵制!成敗靠溝通

孔雀劫4|獵人暗夜槍響 直擊廢棄牧場追捕棲息樹上孔雀

孔雀劫6|放下粉筆改拿十字弓 退休師當獎金獵人還開孔雀園

孔雀劫7|獵人也是再生藝術家 返鄉青年打造孔雀羽毛飾品

孔雀劫8|餐桌上的孔雀變法式料理 軟嫩口感好吃還送感謝狀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金門 # 藍孔雀 # 埃及聖䴉 # 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