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孔雀劫4|獵人暗夜槍響 直擊廢棄牧場追捕棲息樹上孔雀

出版時間:2025/11/17 07:04
生活
六百 文章
Lyle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金門報導】外來種藍孔雀在金門繁衍超過3000隻,金門在地青農何紀震是今年藍孔雀移除標案得標業者,《知新聞》直擊他與團隊在深夜,前往廢棄畜牧場等處,以空氣槍移除藍孔雀的過程,也了解他從菇農變成孔雀獵人的歷程。

藍孔雀移除團隊成員,在深夜進行移除工作後,手持所移除的藍孔雀,左起為孔雀獵人張棨、何紀震及喻聖祺。李柏毅攝 zoomin
藍孔雀移除團隊成員,在深夜進行移除工作後,手持所移除的藍孔雀,左起為孔雀獵人張棨、何紀震及喻聖祺。李柏毅攝

藍孔雀並非金門原生物種,1999年丹恩颱風將畜試所的孔雀園吹壞,導致藍孔雀跑到戶外繁衍,再加上金門沒有孔雀天敵,且金門酒廠產出的酒糟,成為藍孔雀食物來源,目前預估金門有超過3000隻藍孔雀。

青年菇農當起孔雀獵人

爆量的藍孔雀除了影響生態,也因叫聲尖銳、吃掉農作物,而造成困擾,金門縣府為此執行收購民眾抓到的藍孔雀,也以標案方式找來專業團隊移除藍孔雀。

金門縣府以標案方式找來專業團隊,協助移除藍孔雀。李柏毅攝 zoomin
金門縣府以標案方式找來專業團隊,協助移除藍孔雀。李柏毅攝

今年獲得藍孔雀移除標案的業者何紀震並非土生土長金門人,過往從事軍職,約10年前搬到金門,開啟種菇的農民生涯,去年起因友人邀約合作,加上過往軍職生涯對槍械、射擊不陌生,就此投入移除藍孔雀的工作。

曾獲得百大青農肯定的何紀震說,許多金門的青農、年輕人,希望對在地有所貢獻,年輕人有體力、有技術,因此投入移除藍孔雀的工作,同時也希望培養在地的孔雀獵人團隊,並讓農忙工作空窗期的青農,可以斜槓參與移除藍孔雀,賺取額外的收入。

曾擔任軍職的何紀震,是藍孔雀移除業者。李柏毅攝 zoomin
曾擔任軍職的何紀震,是藍孔雀移除業者。李柏毅攝

藍孔雀白天警覺高移除不易

說起移除藍孔雀的流程,何紀震說,通常白天他會先到預計前往移除的地點查看,了解進入的路徑、環境有無危險之處,晚上才找團隊成員約2人到3人,一起於晚上執行移除孔雀的工作,避免單獨行動發生危險。

移除藍孔雀的工作通常在晚上進行,主要原因是藍孔雀警覺性高,白天時即使距離30公尺到40公尺,藍孔雀也會注意到人而飛離。

何紀震介紹,他的團隊主要使用低動能空氣槍移除孔雀,並搭配熱顯像儀等設備,針對藍孔雀的脖梗處射擊,希望達到一次性人道處理,後續還要觀察藍孔雀是否已經死亡,再將屍體冰存,交給縣府點交、焚燒處理。

藍孔雀警覺性高,移除工作大多要在夜晚進行。李柏毅攝 zoomin
藍孔雀警覺性高,移除工作大多要在夜晚進行。李柏毅攝

直擊暗夜空氣槍移除藍孔雀

《知新聞》記者實際跟著何紀震及團隊成員張棨、喻聖祺,看他們在深夜前往廢棄畜牧場等處移除藍孔雀。

喻聖祺最初因希望取得孔雀羽毛,以完成畢業設計作品,開始成為孔雀獵人,他的好友張棨也隨之參與移除藍孔雀。

天氣不錯的夜晚,三人開著車,前往金門一處腹地不小的畜牧場周邊,車輛停妥後,何紀震拿出空氣槍,架在腳架上,另外兩人才準備熱顯像儀等設備,隨後開始調整槍枝上的瞄準器,準備妥當後,一行人靠著頭燈的微弱光線,走進杳無人煙的草地,並朝可能有藍孔雀棲息的樹林前進。

開始移除藍孔雀之前,需要調整空氣槍等設備。李柏毅攝 zoomin
開始移除藍孔雀之前,需要調整空氣槍等設備。李柏毅攝

喻聖祺一邊走,一邊壓低聲音跟何紀震討論著,近期空氣槍的瞄準似乎有些不準確,放低聲音是為了避免驚擾嚇走藍孔雀,越是靠近樹林,連頭燈都得關閉,避免引起藍孔雀的注意。

移除團隊尋找藍孔雀的蹤跡。李柏毅攝 zoomin
移除團隊尋找藍孔雀的蹤跡。李柏毅攝

三位獵人在樹林前停下腳步,何紀震把空氣槍架好,張棨跟喻聖祺則靠著熱顯像儀尋找孔雀的位置,找到孔雀之後,喻聖祺跟何紀震輪番上陣開槍射擊,卻都沒有命中,只好花了近20分鐘,又是調整瞄準器,又是測試,才讓射擊變得準確。

移除團隊射擊之前,需要找到藍孔雀的位置。李柏毅攝 zoomin
移除團隊射擊之前,需要找到藍孔雀的位置。李柏毅攝

隨後,喻聖祺成功集中一隻位在樹上的藍孔雀,藍孔雀被命中後往下墜落,何紀震正向記者說著,這一發打中孔雀的胸骨,張棨跟喻聖祺已經以飛快腳步,往孔雀墜落之處奔去,沒幾分鐘,張棨已抓著死去藍孔雀,放回車上的置物籃。

移除團隊在深夜時刻,執行移除藍孔雀工作。李柏毅攝 zoomin
移除團隊在深夜時刻,執行移除藍孔雀工作。李柏毅攝

張棨說,藍孔雀被打中之後不一定會立刻死亡,還會持續往其他地方跑走,他們需要往藍孔雀墜落的地方追尋,如果藍孔雀尚未死亡,就會以敲擊的方式人道處理,並帶回屍體。

移除團隊正在檢視被擊中的藍孔雀。李柏毅攝 zoomin
移除團隊正在檢視被擊中的藍孔雀。李柏毅攝

三位孔雀獵人一個晚上會前往好幾個地點,執行移除的方式類似,但可能面臨不同挑戰。像是當晚獵人們前往金門的畜試所周邊移除藍孔雀時,雖然熱顯像儀上出現的藍孔雀蹤跡,多到讓三人一陣驚呼,也順利擊落2隻藍孔雀,但因藍孔雀墜落之處在佈滿樹木的小山坡上,花了好一番功夫又爬又走,才順利將屍體撿回。

移除藍孔雀的工作多在夜晚進行,相當辛苦。李柏毅攝 zoomin
移除藍孔雀的工作多在夜晚進行,相當辛苦。李柏毅攝

地形受限藍孔雀難以清零

說起移除孔雀的工作,何紀震說,團隊的獵人們目前經驗都還不豐富,仍持續磨練,希望讓藍孔雀數量減少、達到生態平衡。

他也提到,移除藍孔雀的困難在於,合法的空氣槍威力較為不足,需要非常精準命中要害,且藍孔雀常會躲進深層的樹林當中,但孔雀獵人為顧及自身安全,頂多只會進入樹林的100公尺到200公尺內,更深處的藍孔雀無法移除,「要移除到滅絕不太可能。」

何紀震認為,要將藍孔雀清零不太可能。李柏毅攝 zoomin
何紀震認為,要將藍孔雀清零不太可能。李柏毅攝

何紀震還說,金門有許多無人駐軍的軍管地區,不少藍孔雀會棲息在其中,但獵人無法輕易進入,未來希望能到軍管地區移除藍孔雀。

目標今年移除2000隻藍孔雀

至於移除藍孔雀的目標,何紀震指出,去年團隊移除500隻,並協助民眾收購200隻,合計清除700隻孔雀,而今年目標希望將團隊移除的數量拉高為1700隻,全年有望減少近2000隻孔雀。

何紀震期待,今年能移除近2000隻藍孔雀。李柏毅攝 zoomin
何紀震期待,今年能移除近2000隻藍孔雀。李柏毅攝

他也提到,移除藍孔雀過程也會掌握,不同區域的藍孔雀密度是否減少,若金門的藍孔雀大為減少,會再與金門縣府討論,是否要降低移除的強度。

【金門孔雀危機】

金門直擊|暗夜追捕藍孔雀!26年前風災倖存「14隻變3000」 危機靠獵人難解

孔雀劫1|成群毀田!老農西瓜被啃洞、青江菜拔光 嘆:不抓怎生存

孔雀劫2|金門軍事禁地成「聖鳥」藏身區 難移除!學者:不能只考量科學

孔雀劫3|擅闖設陷阱卻夾爛羊腿 獵人遭牧場主抵制!成敗靠溝通

孔雀劫5|埃及聖䴉曾上萬隻、剩不到50隻 移除方案複製難

孔雀劫6|放下粉筆改拿十字弓 退休師當獎金獵人還開孔雀園

孔雀劫7|獵人也是再生藝術家 返鄉青年打造孔雀羽毛飾品

孔雀劫8|餐桌上的孔雀變法式料理 軟嫩口感好吃還送感謝狀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金門 # 藍孔雀 # 外來種 # 移除 # 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