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曼指出OpenAI營收遠不只130億美元 談何時上市時這樣說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在11月1日第39期BG2的Podcast節目中,OpenAI執行長阿特曼與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就兩家公司的合作關係進行聯合訪談。主持人格斯特納提到,有報導稱OpenAI目前營收約為130 億美元(約3990億台幣),阿特曼反駁,「我們的營收遠不只這些」。 2025/11/03 10:58 財經 產業脈動
川普「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艇 兩大考量!曝條件:在美國製造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0/30)表示,「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艇,取代現有機動性相對較差的舊款柴油動力潛艇,以因應北韓威脅,甚至牽制中國。不過川普要求南韓必須在美國的費城造船廠打造潛艇,此舉將可有助美國造船業復興。 2025/10/30 08:40 國際 寰宇要聞
美能源部攜手超微開發AI超級電腦 推動核能、癌症治療研究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美國能源部和超微半導體(AMD)周一(10/28)宣布,雙方已達成總值10億美元(約306億元台幣)的合作協議,將共同建造兩台部署人工智慧(AI)晶片的超級計算機,用於解決核能、癌症治療以及國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其中首台「Lux」系統,預計6個月內完成並投入使用。 2025/10/28 19:15 國際 熱搜話題
迎戰AI耗電需求 Google攜手NextEra重啟愛荷華州核電廠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谷歌(Google)與美國電力公司NextEra Energy周一(10/27)宣布達成合作夥伴關係,將重啟美國愛荷華州唯一的核電廠,以滿足人工智慧(AI)日益增長的低碳能源需求。 2025/10/28 16:28 國際 寰宇要聞
美國陸軍擬在基地加蓋微型核反應爐 確保武器系統不斷電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陸軍周二(10/14)公布「雅努斯計畫」(Janus Program),目標是在2028年前在各基地興建微型核反應爐,以便在惡劣天候、駭客攻擊等因素導致停電時,讓基地的武器等重要設施繼續運作。 2025/10/15 20:49 能源
金融時報:OpenAI已簽下30兆元算力合約 財力受質疑 美國人工智慧(AI)開發商OpenAI為了支撐其AI模型運轉,今年來已簽下約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的運算能力資源合約,遠超越其營收,引發外界懷疑其如何有足夠資金履約。 2025/10/07 20:05 國際 熱搜話題
AI資料中心成吃電怪獸 高盛估至2030年電力需求將飆升165%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正重塑全球能源需求,而AI資料中心的發展正是這項轉變的核心所在。高盛在一份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AI資料中心的快速崛起將使全球電力需求比2023年的水準成長165%,從而改變各地的基礎設施和能源策略。該報告也指出,這種轉變已展現在不斷攀升的建築支出上,且更大的影響還在後頭。 2025/09/03 19:18 能源
全球核能復甦 2024年發電量刷新18年前舊紀錄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隨著全球掀起一片核能復興浪潮,越來越多國家接受核能作為一種安全、潔淨且可持續的能源,能滿足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儘管去年全球有4座核反應爐永久除役,包括台灣屏東馬鞍山核能發電廠(核三),但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下稱WNA)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核反應爐發電量高達2667TWh,創下歷史新高。 2025/09/03 15:15 能源
美核能迎來新篇章!首座超模組化核反應爐動工 目標為AI供電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新創核電公司Aalo Atomics已在愛達荷州動工興建美國首座實驗性「超模組化核反應爐(extra modular nuclear reactor, XMR)」,為美國先進核能揭開新篇章。這座名為Aalo-X核反應爐,預計在2026年完工並達到臨界狀態,為後續的商業運轉奠定基礎。 2025/09/01 17:00 國際 寰宇要聞
瑞典核電大復興時代 解除鈾礦開採禁令2026年起生效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瑞典政府宣布重大能源政策轉向,計畫自2026年1月1日起解除鈾礦開採禁令。瑞典正面臨日益成長的電力需求,並尋求減少對進口核燃料的依賴,加上政府計畫在2045年前興建新核能反應爐,以達成淨零排放,因此這項政策也代表瑞典能源策略的關鍵轉變。 2025/08/31 13:44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