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亞綸「梨花酥」被爆工廠髒亂!員工血汗加班17hr 衛生局稽查揪缺失將開罰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藝人炎亞綸自創品牌「HOHOS火火選物」,今年中秋主打甜點「梨花酥」,引發粉絲搶購,卻遭人踢爆員工連上17小時血汗加班趕單,糕點出爐滿到在走道上冷卻。衛生局稽查發現環境髒污等多項缺失,業者則坦承空間不足,曾將產品置於非作業區,衛生管理人員也未完成核備,被依《食安法》裁罰3萬元以上3百萬以下罰鍰。 2025/10/17 14:11 生活 消費
網購知名「協發行」泡菜出包 冷凍品卻用冷藏運+標示不實遭罰38萬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知名網購品牌出包!衛福部食藥署今(25日)公布,協發行國際食品有限公司的泡菜,竟然出現泡菜沒有按照規定溫層配送的狀況,且有3款泡菜標示不實,共重罰新台幣38萬元,衛生局已要求業者全面改正後才能重新上架販售,並列入黑名單加強稽強對象。 2025/08/25 16:16 生活 醫藥
中國大陸進口杭菊花「標榜無農藥殘留」 食藥署:檢出18項超標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標榜「無農藥殘留」卻被驗出18種農藥!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114年5-6月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其中有一家位在新莊的蔘藥行販售的杭菊花,其供應商璟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標示不實,加上無法提供上游來源妨礙追查遭罰7萬元。 2025/08/21 14:39 生活 醫藥
曼谷米其林1星「痣姐熱炒」亂收費 遭泰國政府罰款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泰國曼谷米其林1星餐廳「痣姐熱炒」(Raan Jay Fai),被YouTuber指控菜單上只要1500泰銖(約1394台幣)的招牌菜「蛋包蟹」,結帳時變成4千泰銖(約3717台幣),今天(8/20)因菜單價格標示不實,遭泰國政府罰款2千泰銖(約1860台幣)。 2025/08/20 17:17 國際 東協萬象
鮮乳、牛乳即起分家! 食藥署:有標章才能叫「鮮」、明年違規最重罰400萬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鮮」字標示爭議終落幕。先前進口乳品標示爭議,一度引起酪農反彈,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告標示新規,未來只有取得農業部「鮮乳標章」的產品,才能使用「鮮乳」,違者最多可處400萬元罰鍰。 2025/06/03 17:23 生活 醫藥
澳洲萊豬叩關!北市市場處稽查1138家攤販 標示不實最重停業除名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4月29日首批萊豬輸台,食藥署證實為澳洲進口冷凍豬腳2.3萬公斤檢出萊劑,但低於標準0.01ppm「符合規定」。對此,台北市市場處要求,務必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6日排查轄下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場及地下街之攤商(販)共1138攤,並指出,如商品來源標示不實,將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三日以上七日以下停業處分,一年內受停業處分三次以上者,將終止契約,並強制要求撤攤除名。 2025/05/07 09:02 生活
對中國8大產品課反傾銷稅 財政部加強防堵台灣被「洗產地」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財政部指出,近10年共接獲申請對中國申請課徵反傾銷案6案,4件已核定課徵反傾銷稅,另2件調查中。目前課徵反傾銷稅的產品共10件,8件為中國大陸產品。財政部長莊翠雲今日表示,美對中課稅的產品為高風險,目前美對中課145%高關稅,未來也會加強違法查緝密度,不能讓台灣成為「洗產地」的地方。 2025/04/16 09:53 財經 產業脈動
生機薑黃粉驗出蘇丹紅!流向知名超市 業者還涉效期標示不實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桃園市抽驗全聯販售的健康樂活生醫「生機薑黃粉」、台北市抽驗富山食品行販售的「純印度薑黃粉」、 樸仕生技公司販售的「嚴選印度薑黃粉」,分別都檢出蘇丹色素一號、四號;高雄市衛生局獲報啟動調查,查出該批薑黃粉全來自高雄市德和貿易公司,且同批1萬公斤薑黃粉超過五成已售出,該公司另涉及有效日期標示不實,全案已移送法辦。 2024/11/19 20:10 生活 醫藥
竄改超思進口9萬顆蛋效期!蛋商父子不服遭判刑 下月二審上訴開庭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蛋商李春明、李智捷父子透過超思公司從巴西進口雞蛋逾9萬顆後,竄改期限致逾期蛋配送賣場。一審判父親李春明1年徒刑、兒子李智捷10月徒刑獲緩刑。案經上訴,二審10月7日開庭。 2024/09/29 18:20 社會 法庭
美豬去哪兒?消基會抽600件僅有2件 進口豬問題有新發現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前總統蔡英文執政下,我國2022年1/1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消基會今年再度抽查600件市售豬肉相關產品,發現有39件、6.5%商品或店家為依規店產地進行標示,今年至7月間,美豬進口3012公噸,卻只有發現2件是美豬,消基會質疑「是否有洗產地,讓人憂心」,另外,這次調查有新發現,如標示義大利進口,但明明食藥署豬肉儀表板看2023年至今都沒有進口紀錄,不是標示不實,不然就是兩三年前就進口但沒用完,今年還在持續使用,是否有過期、影響衛生安全,這是這次調查新發現,主管機關應該要正視。 2024/08/29 11:23 生活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