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光復鄉水壓偏低情況 台水啟用多項新水源全力改善供水問題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為解決光復鄉部分地區水壓偏低的情況,經濟部表示,台水啟用多項新水源,全力改善供水問題,幫助在地清理家園。此外,台灣自來水公司經連日全力搶修及供水調配,至10月2日光復鄉大同村、大馬村等地區已逐步恢復正常供水。 2025/10/02 13:06 財經
光復洪災|台電、台水伸援手 受災戶免收9-10月水電費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因應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台電與台水皆啟動減免機制。針對光復鄉受災用戶提出電費減免及緩繳措施。低壓住宅、小商店、農漁業及小型工廠等受災戶免收9、10月電費,已寄出的電費單將暫緩執行催繳及停電作業;另受災戶停用期間免收底度基本費,申請恢復供電也免收復電費、新建長度設置費,而房屋毁損後續自行重建者,申請用電亦免計收線路設置費。 2025/09/30 18:16 財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搶修進度加快 水利署:拚中秋前後完成臨時土堤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前進協調所今舉行例行記者會,說明最新搶修進度。水利署署長林元鵬表示,前天已將水流導入主升槽,目前流量穩定,並透過怪手加強導水槽堤防培厚,進一步提升安全性。此次堤防沖毀長達2860公尺,昨天已完成300公尺修復,水利署現場動員310人、181部重機具,全力趕辦,預計每天可完成300至400公尺,中秋節前後將加速復建。 2025/09/30 12:50 財經 產業脈動
台水:花蓮光復鄉用戶減免9~10月水費 供水站由13處增至23處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挾帶大量泥砂與石塊沖毀馬太鞍溪橋及附掛管線,並淹沒光復淨水場,導致光復鄉大範圍停水。台水公司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於光復糖廠設置前進指揮所,結合國軍、地方單位全力搶修,並提供受災戶用水減免措施,光復鄉用戶減免一期(9月至10月)水費,讓民眾安心清理家園及善盡企業責任。 2025/09/29 19:48 財經
地下水井及淨水場供應 台水公司估每天可增加1200公噸供水量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自來水公司(台水)今(29日)表示,若太巴塱水水井質監測通過,將重新啟用水井,預估每天可增加700噸供水,另外進水廠支援每日500噸水量,預估每天可增加1200噸供水。 2025/09/29 13:00 生活
高雄和山光電毀山林!違規開發逾2.5萬平方公尺 業者父子7人起訴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台中光電業者「聰明的家」負責人林瑞豐及兒子林宜緯等人涉嫌在高雄大樹區公有山坡地等處鋪設太陽光電、破壞原有植生地貌,違規開發土地面積2萬5000多平方公尺;橋頭地檢署偵結,將林男父子等7人起訴,另請高市府督促廠商回復原狀。 2025/09/23 15:39 社會
台中暴雨道路積淹水!市府:極端氣候瞬間強降雨 評估加大排水管徑 【記者陳力維、王煌忠/綜合報導】近日台中地區連日暴雨,多處出現積淹水災情,引發市民強烈不滿。民進黨台中市議員陳俞融今(5)日公開要求市府提出有效治水對策,強調市民繳納稅金,需要一個能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政府,而非只會以「雨太大」為藉口的團隊。對此,台中市政府表示將針對易淹水點,採取加大側溝或增加集水格柵密集度等措施,以提升排水效能。 2025/07/06 14:13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產下男嬰「突然不要了」 台中水井嬰屍案!生母重判11年2月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一名柯姓女子2023年5月在台中住處產下一名男嬰,謝姓男友親手把兒子放在浴缸溺斃後,用毛巾包裹死嬰、連同胎盤裝入塑膠袋,最終丟入石岡區租屋處旁的水井棄屍。台中地院今天(9日)依殺人及棄屍罪,判柯女11年2月、謝男6年5月徒刑,可上訴。若處「非預期懷孕」不想要小孩情況,或許可考慮「出養」或「寄養」,讓生命有其他可能。 2025/06/09 17:02 社會 法庭
日本10歲男孩超Lucky!接到大谷翔平拋球「要當傳家寶」 曝想學大谷二刀流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MLB今年特別在東京舉辦海外開幕賽,還派出兩支擁有眾多日籍選手的球隊道奇和小熊參戰,讓日本再度掀起大谷狂潮,為了爭睹大谷翔平風采,吸引大批球迷湧進東京巨蛋朝聖,一名10歲的日本男孩水井颯良還幸運街道大谷翔平賽前傳接球熱身後的拋球,開心直呼:「不會給任何人,以後要當傳家寶!」 2025/03/20 10:42 體育 野球天地
澄清湖「球場有毒」業者違約占地逾1年 天價裁罰金曝光!球場改作公園用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澄清湖旁的高球場,本身就位在水源保護區內,近日遭高雄市府工務局查出,竟使用俗稱「毒絲本」的禁藥陶斯松除草,且多年以此維護草皮,由於場內水池每逢大雨皆溢流到澄清湖內,恐危及市民安全,市府去年不續租,占地60公頃公有土地將回歸市民作公園使用,不過,經營團隊仍舊占地經營逾1年,市府將依法裁罰至少9155萬元。 2024/10/26 12:40 社會 突發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