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少年網學「洗弟弟」出大事!包皮卡三天險壞命根子 醫師籲「這狀況」速就醫

少年網學「洗弟弟」出大事!包皮卡三天險壞命根子 醫師籲「這狀況」速就醫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12歲少年,暑假期間自行上網學習「清洗小弟弟」,在未充分理解正確方式的情況下,強行將包皮上翻,導致卡住龜頭、血液無法回流,嚴重腫痛還變黑,苦撐三天才敢告訴父母。經送醫急診處理,幸好並未造成永久性傷害,後續接受「包皮槍」切除手術,目前已順利康復。
每次打球都有人「尿遁」! 3高爾夫球大叔揪團看診2人有狀況

每次打球都有人「尿遁」! 3高爾夫球大叔揪團看診2人有狀況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揪團看醫生不尷尬!開業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說,近期有3名結伴就診的50多歲高爾夫球友,每次打球中途都有人「尿遁」,十八洞打下來要花很長時間,彼此分享後覺得有必要解決一下頻尿困擾,檢查後有2人確診為攝護腺肥大與膀胱過動症;建議40歲以上男性,可上透過「IPSS攝護腺評量表」自行檢測泌尿狀況,分數達10分以上就應盡早就醫。
攝護腺發炎指數略高拖4年 「睪丸緊緊」已癌細胞擴散全身

攝護腺發炎指數略高拖4年 「睪丸緊緊」已癌細胞擴散全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蔡先生在55歲那年健檢發現攝護腺發炎指數(PSA)略高正常值, 卻不當一會事,4年後感覺睪丸緊緊已是攝護腺癌第四期,癌細胞擴散至肝肺。美國推行PSA檢查多年,成功將攝護腺癌第4期確診率降至5%,台灣仍有3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0歲以上定期篩檢PSA是提升存活率的關鍵。
退休師罹攝護腺癌骨轉移「痛到坐輪椅」 三總跨團隊重拾生活品質

退休師罹攝護腺癌骨轉移「痛到坐輪椅」 三總跨團隊重拾生活品質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癌症,全球排名更高居第一,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2年有9062人確診攝護腺癌,增幅和前一年相比超過兩成。泌尿科醫師指出,很多人確診初期並無症狀,往往都是攝護腺肥大檢查時揪出,並有三分之一患者已發生遠端轉移,並以骨轉移最常見,嚴重者甚至會痛到無法行走,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一次健檢,並戒菸、戒酒,少吃紅肉、多運動。
全球精子數驟降一半!新創搶攻「居家凍精」新藍海 只需「1支iPhone和5分鐘」

全球精子數驟降一半!新創搶攻「居家凍精」新藍海 只需「1支iPhone和5分鐘」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先前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男性的平均精子數量約為40年前的一半。面對男性「生」機警訊,以及高齡生育、癌症治療等現實考量,「精子冷凍」需求正大爆發。瞄準這波新商機,主打取精DIY的新創公司正快速崛起,標榜只需1支智慧型手機和5分鐘就能搞定。
5旬男到按摩店尋「特別服務」 金屬環卡住腫如象拔蚌

5旬男到按摩店尋「特別服務」 金屬環卡住腫如象拔蚌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病患去按摩店接受「特別服務」時,使用金屬製陰莖環卻卡住無法取下,因血液循環受阻導致整個部位腫脹,外觀看來如同象拔蚌。泌尿科醫師提醒,許多人低估這類產品的風險,誤以為可以隨時取下,但使用時間過長、例如超過約48小時仍未能移除,嚴重時可能導致血液無法循環,引發組織壞死,甚至可能讓陰莖壞死脫落,形同自宮。
脂肪包埋GG卡性事!工程師用瘦瘦筆沒變大 醫揭原因

脂肪包埋GG卡性事!工程師用瘦瘦筆沒變大 醫揭原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約30多歲軟體工程師原本BMI高達34,使用瘦瘦筆減重約10公斤,BMI降至28左右,惟性行為仍困難,後來反覆包皮發炎就醫,進一步檢查發現真正問題出在「包埋式陰莖」,其陰莖長度正常,因恥骨附近的脂肪堆積導致陰莖被「埋」在脂肪中。醫師直言,瘦瘦筆對於恥骨局部脂肪無法有效消除。
急診大字報「醫療崩壞正在發生」 女星直擊醫護65字曝卑微心聲

急診大字報「醫療崩壞正在發生」 女星直擊醫護65字曝卑微心聲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醫院直白公告「醫療崩壞正在發生」!上月底有急診專科醫師透露,才半年時間已有66位急診專科醫師出走離開崗位,接下來「排隊等著離開的還有40位」,未來緊急處置救人一命的急診醫可能不復存在,民眾自求多福。而女星郁方今天在社群透露,她因病就醫時,赫見院方貼出大字報寫明「醫療崩壞正在發生」,著實令她詫異。
K他命超傷膀胱 泌尿醫曝慘例:36歲膀胱容量竟不到正常人20%

K他命超傷膀胱 泌尿醫曝慘例:36歲膀胱容量竟不到正常人20%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科技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日前遭《紐約時報》報導,去年選戰期間大量K他命,導致膀胱出問題,他本人予以駁斥。泌尿科醫師指出,K他命對膀胱的破壞極為嚴重,曾有位36歲男性患者長期頻尿每15分鐘就得上一次廁所,原來是使用K他命,導致膀胱容量不到一般正常成年人的五分之一,建議轉介醫院接受膀胱水擴張手術以及戒斷治療。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