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教師荒!全教總:教師待遇沒吸引力 籲調薪法制化、職務加給提高

教師荒!全教總:教師待遇沒吸引力 籲調薪法制化、職務加給提高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教師荒問題嚴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29)日表示,問題核心在於教師待遇未能反映專業付出與職責負荷,以致失去職業吸引力,呼籲將調薪機制法制化,並提高學術研究加給、導師職務加給、行政職務加給、專責輔導職務加給及特教職務加給,也要調升授課鐘點費。
台南某公幼爆體罰!家長控4歲遲緩童跑操場吐到送醫 教育局曝調查結果

台南某公幼爆體罰!家長控4歲遲緩童跑操場吐到送醫 教育局曝調查結果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市某國小附幼爆出不當體罰!家長指控,年僅4歲的特教生多次挨罰,「總計」被罰跑操場2公里、開合跳數百下,曾有1次吐到送醫,但老師找議員關切後,市府調查結果卻是「非重大管教不當」,深感痛心。教育局則強調,不會容許有任何包庇或不當關說的行為,一切均依法辦理。
鄭英耀教師節前發信全國教師 允諾年底提校事會議精進方案

鄭英耀教師節前發信全國教師 允諾年底提校事會議精進方案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明(27)日就是教師節,教育部長鄭英耀昨(26)日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一封信」,除表達感謝與敬意,也重申備受爭議的校事會議制度,將於年底提出精進方案,且承諾由教育部做起行政減量,建立資料共享機制,落實公文減量,避免資料重複填報,並精簡計畫申請流程。
北市敬師獎勵金擴大發放!納代理教師、特教人員 逾3.7萬人受益

北市敬師獎勵金擴大發放!納代理教師、特教人員 逾3.7萬人受益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9月28日教師節即將到來!台北市教育局今(24)日宣布,敬師獎勵金發放對象再擴大,除既有發放對象外,114年再增加發放教育部相關專案計畫編制外代理教師及特教服務人員獎勵金,預計總受益人數達3.7萬餘人,較去年發放人數增加近7千人,以實際行動向教育第一線夥伴表達支持與肯定。
「因為有你們,校園才能孕育幸福與希望」 40年資深優良教師523人獲獎創紀錄

「因為有你們,校園才能孕育幸福與希望」 40年資深優良教師523人獲獎創紀錄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教師節將至,教育部今(18日)舉行114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今年一共有72位教師榮獲師鐸獎、20位獲得教育奉獻獎,服務滿40年的資深優良教師更多達523位,為歷年最多。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時表示,「因為有你們,校園才能成為孕育幸福與希望的地方。」


近一成兒童有ADHD、吃藥怕上癮 醫揭做對1關鍵反而能改善 

近一成兒童有ADHD、吃藥怕上癮 醫揭做對1關鍵反而能改善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名年約30歲的警察,巡邏時總忘記帶鑰匙、簽到,但逮捕壞人、處理搶案等都沒問題,原來是小時候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作祟。醫師指出,台灣約9%的兒童受其影響,藥物為第一線治療,家長們往往會擔心「吃藥會不會上癮」,但在醫師處方的劑量下,並不會造成依賴或成癮,反而能改善專注力與情緒控制。


教長親訪全台唯一「普高+特教」校 親送30年首調升加給2800元

教長親訪全台唯一「普高+特教」校 親送30年首調升加給2800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教師節將至,2026年2月起,凍漲逾30年的特教老師的職務加給將提升,有特教師證者從每月1800元增為2800元、無特教師證者從600元調高為900元。教育部長鄭英耀9/15前往全國唯一併設普通高中及特教學校的國立和美實驗學校,傾聽特教老師的相關工作的感想與心聲,並對特教老師表達感謝。
騎車返校拿手機!28歲總統教育獎孝子喪命 遭21歲無照男闖紅燈撞死

騎車返校拿手機!28歲總統教育獎孝子喪命 遭21歲無照男闖紅燈撞死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今天(23日)上午發生一起死亡車禍,吳姓男子無照駕駛自小客闖紅燈,高速衝撞停等紅燈的28歲孫姓騎士,造成孫男傷重送醫搶救不治,然而死者孫男並非一般年輕騎士,他因幼時罹患疾病,儘管就學時期歷經波折,仍靠著努力不懈,在2016年榮獲「總統教育獎」,並回到母教台中特殊教育學校擔任教師助理,不料今天上午返校拿手機後準備返家,卻在途中遭遇無照王男駕車衝撞而殞命,令人不勝唏噓。
獨家專訪|總統教育獎姊妹背後那個男人 「碗粿爸」養出英語學霸更重視品格

獨家專訪|總統教育獎姊妹背後那個男人 「碗粿爸」養出英語學霸更重視品格

【記者王良博、陳卓邦/雲林、彰化報導】「碗粿喔!碗粿喔!」7月某個周六下午鹿港老街裡,54歲的林峻巃正和女兒林言彤推車沿路叫賣。還記得嗎?他當年以「誠信碗粿」上新聞。5年過去了,他還繼續叫賣,碗粿每個30元沒漲,只是多了殊榮—是養出2名總統教育獎女兒的老爸,更厲害的是,這老爸不僅養,還「教出」2名英語學霸。 父親節前夕,《知新聞》記者特地南下雲林採訪這名總統教育獎得主背後的男人,試圖解開「日日忙碌碗粿生意之餘,如何兼顧教養」之謎。 那日,林家父女日常是忙做碗粿備貨,炎夏和蒸氣讓在場人狂冒汗,林峻巃換下陪女兒領獎時的襯衫領帶,父女倆穿著T恤短褲,俐落地填料挪餡、搬運蒸籠。青春期少女還願當父親幫手,女兒貼心,林峻巃全看在眼裡,但他自責地說,「沒能給小孩好的家庭經濟狀況,才得讓女兒分擔大人工作。」 林家並不富裕,貼滿獎狀的老牆斑駁,林妻身體不佳,小兒發展遲緩,一家五口靠這生意維持家計,大女兒林千祐4年前獲總統教育獎,二女兒林言彤今年獲獎,林言彤小二起就幫做碗粿,靠父親土法和自學練出多益高分英語實力。 林言彤老師讚他教養出有禮熱心的孩子,林峻巃則謙虛不敢當,但他說,確實重視品格,期待子女能在迷惘困難時,有好的品性當人生指引。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