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良醫陳信吉驟逝!長年堅持周末看診 「幫清貧病童繳學費」私下暖舉曝光 【記者於維奕、盧麗蓮/綜合報導】新北市中和區「陳信吉耳鼻喉科診所」,在地深耕多年、口碑良好,今日驚傳長年為在地民眾守護健康的陳信吉醫師,昨(15日)天因突發疾病驟逝,診所宣布永久停業。消息曝光後,不少在地網友細數受到陳醫師在健康上的照顧,甚至十多年前,有家長為孩子的註冊費犯愁,陳醫師獲悉後,趁午休空檔,幫忙繳交小病童的學雜費,醫界痛失良醫,令人悲哀歎息。 2025/09/16 17:17 社會 地方大小事
8天大新生兒染伊科病毒不治 估10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後死亡,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開學後腸病毒風險上升,疾管署預估十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2025/09/16 14:24 生活 醫藥
現省3千元!北市補助3D陰道超音波 及早揪子宮內膜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子宮內膜癌近年逐年上升趨勢,為協助女性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台北市政府今年針對高風險族群補助3D陰道超音波檢查費用,做一次檢查現省3000元,總計1500個補助名額目前還有1300個,補助設籍北市之婦女,及配偶設籍北市但尚未取得身分證的新住民女性,經醫師評估符合高風險條件,即可申請補助。 2025/09/12 14:29 生活 醫藥
育嬰留停開放以「日」為單位 勞團肯定!盼延長到子女上小學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4)日通過「育嬰留職停薪」彈性措施,未來可以「日」為單位申請育嬰留停、以「小時」為單位請家庭照顧假。對此,勞團表示,肯定育嬰留停與家庭照顧假更彈性化,但也呼籲推動有薪育嬰假或照顧假,並提高育嬰留停的實際所得替代率,也將育嬰留停從子女3歲前,延長到幼兒園或小學階段。 2025/09/04 18:16 生活 職場
懶人包|育嬰留停彈性新制明年上路 3歲以下才能請有望放寬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4)日通過「育嬰留職停薪」彈性措施,勞動部說明,未來可以「日」為單位申請育嬰留停,但上限為總計30天,另外,家庭照顧假則能用「小時」為單位申請,並有30人以下企業彈性育嬰留停獎勵金、職代人力加班上限放寬等配套措施。勞動部也表態,不排除未來推動修法,將3歲以下才能請育嬰留停的限制放寬。 2025/09/04 16:58 生活 職場
育嬰留停雙親「60天彈性請」 小企業日領1千元獎勵金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拍板通過「育嬰留職停薪」彈性措施,未來勞工可以選擇以「日」為單位申請,天數不超過30日,雙親合計可以申請60日,期間可領8成薪資補貼;政府也針對「30人數以下」的小微型企業祭出育嬰留停每日1千塊獎勵金,以減少人力調度衝擊,勞動部已匡列明年5億元預算用在此獎勵方案。此外,開放家庭照顧假以「時」為單位申請,雇主不得拒絕,也不得扣勞工全薪獎金。 2025/09/04 13:05 政治 黨政要聞
二刀流延期!大谷翔平只打不投 道奇教頭說明原因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道奇日籍球星大谷翔平今(4日)原訂將以「二刀流」出擊,但道奇教頭羅伯茲(Dave Roberts)今(4日)賽前卻突然宣布,二刀流將延期到本周末,大谷翔平今只打不投,改由25歲新人斯漢(Emmet Sheehan)扛先發,原因曝光。 2025/09/04 08:25 體育 野球天地
新竹狗園「瀰漫腐屍味」如煉獄!十多隻籠內餓死成白骨 24隻仍無家可歸下場曝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新竹縣一間私人狗園遭檢舉,負責人向飼主收取高額寄養費,卻不盡照顧責任,放任這些狗生病受傷,甚至有10多隻狗活活餓死,籠中犬屍有些都成白骨,現場瀰漫濃腐屍味,環境相當惡劣,剩餘活犬骨瘦如柴、處於飢餓狀態。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目前將未被認養的24隻犬隻沒入帶回安置,盼民眾能協助認養,另對動物虐待與疏忽等案,將持續執法嚴懲。 2025/09/03 14:46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人物|模範漁民新星劉柏君!海鱺育成破7成 高品質打進壽司郎供應鏈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續、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其中本屆最年輕的35歲劉柏君管理13甲魚塭,由於飼養種類多,也曾自覺很努力在照顧,卻仍生病救不回來,光一口魚塭就損失300萬起跳,深受打擊,但他不畏艱辛,調整放養密度,使海鱺育成率突破7成,也成功讓公司海鱺產品進軍壽司郎。 2025/09/03 13:12 生活 職場
每天睡8小時還是累又常生病恐是「氣虛或脾腎雙虛」 中醫教4面向調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中醫師指出,每天睡8小時還是覺得累,或者常常感冒、拉肚子、腰痠背痛等,在排除重大疾病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虛或脾腎雙虛,「疲勞不是意志不夠強,而是身體早已超負荷運轉」,建議可從4大面向著醜,包含中藥材調理、飲食食補、針灸與艾灸,還有生活調整。 2025/09/03 11:4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