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突襲韓廠凸顯亞洲公司簽證短缺 台積電昔加派500人遭反彈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執法人員日前突襲南韓汽車在喬治亞州的合資電池工廠,逮捕近500名有「簽證問題」的員工,美媒周一(9/8)分析指出,川普政府希望加強移民執法力度的同時,還希望亞洲製造業巨頭向美國工廠投入大量資金,然而此次移民突襲行動凸顯亞洲公司難以獲足夠的工作簽證,來招募營運美國工廠所需的人員。文章並舉台積電為例,曾從台灣增派逾500名經驗豐富員工,支援美國延宕的工程進度,卻遭當地工會強烈反彈。 2025/09/09 16:28 國際 熱搜話題
日自民黨黨魁之爭將開打 聚焦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中央社】隨著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晚間宣布辭去首相及自民黨總裁職務(黨主席)且不參選,外界焦點轉向誰將接掌自民黨,並可能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率先被點名的是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其次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 2025/09/08 08:53 國際 寰宇要聞
林佳龍籲日本續挺台入CPTPP 盼共拓菲律賓市場強化韌性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接見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眾議員星野剛士一行,雙方就兩岸情勢、經濟合作、防救災及國家安全等議題交換意見。林佳龍指出,中國藉「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大規模閱兵強化威權結盟之際,日本國會議員來訪更顯台日攜手展現民主價值,他呼籲日本政府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運用現有「第三國市場合作委員會」機制,共拓展菲律賓等第三國市場,強化台日彼此的經濟韌性。 2025/09/04 11:03 政治 黨政要聞
跨黨對談無礙!民進黨、自民黨首召開「4+4會談」 日方主動提2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日執政黨國會議員今年首度召開「4+4擴大政策會談」,與會的4名民進黨立委會後召開記者會說明,雙邊希望能在EPC架構下,發展台日新經濟關係,也盼就日常感染疾病、防災有更具體的合作機制與對話,除此,將海底電纜安全納入台日既有海洋對話,防災、海纜議題均由日方主動提出。 2025/09/03 14:28 政治 黨政要聞
台日執政黨罷免、參院選舉雙敗! 今擴大交流召開4+4政策會談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挫敗迫民進黨調整府院黨人事,而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也在7月參議院大選慘敗,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昨為此致歉,2執政黨今天舉辦台日執政黨會談,並首度召開「4+4擴大政策會談」,民進黨立委郭國文、陳冠廷、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暨眾議員星野剛士、國防部會會長暨眾議員岩田和親與會致詞,都期盼透過對經貿、國防、人才培訓、防災等議題討論,推動國內相關政策,更重要的是維持亞洲、印太區域和平穩定。 2025/09/03 10:19 政治 黨政要聞
美重量級參議員韋克爾率團訪台 將密會朝野各黨「為這2件事而來」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外交部稍早通知,今早上午11時15分,將有重要訪賓抵達松山機場,將由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代表我國政府接機。訪賓剛抵台,由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韋克爾帶團訪台。 2025/08/29 13:15 政治 黨政要聞
川普改口歡迎60萬中國大陸學生赴美 保守派支持者大反彈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白宮告訴媒體,他打算批准60萬名中國大陸學生赴美留學的簽證計畫,以此作為改善美中關係的一部分。此消息一出,立刻引來美國保守派人士的強烈批評。 2025/08/27 18:31 國際 寰宇要聞
台日青年局史上最大規模交流 陳冠廷:開拓政策合作機制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日本自民黨青年局長、眾議員曾根康隆率70人規模的海外研修團訪台,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今以民進黨青年局長身份,率青年局幹部、及30餘名成員,與訪團就青年參政、區域安全、少子化對策等議題深度對話,諦寫台日政黨交流歷史新頁,亦為兩國青年世代合作開創新局。 2025/08/19 21:00 政治 黨政要聞
林佳龍:台灣、羅馬尼亞同走過艱辛民主化 盼合作共創繁榮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羅馬尼亞參議員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羅國共同主席吉尼亞(Cristian Ghinea)率跨黨派議員團訪台,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接見訪團時表示,台灣與羅馬尼亞同位於抵禦威權擴張的第一線,台羅兩國在 ICT、光電及半導體等產業深具互補性,期盼雙方未來能進一步合作,共創繁榮。 2025/08/19 19:20 政治 黨政要聞
川普說原本要抽20%!輝達晶片銷中須繳15%營收 引法律與國安疑慮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白宮11日證實,人工智慧(AI)晶片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同意將銷往中國大陸的晶片營收15%上繳美國政府。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政府此舉已引發部分法律與國家安全疑慮。另一方面,川普表示他最初要求輝達繳交20%銷往中國的晶片營收,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跟他談過後,他才將抽成比例降到15%。 2025/08/12 11:45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