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公投|在安全與經濟上找平衡:2000萬公民決定核三命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電核三發電廠停機3個月後,全國公民2千萬餘人將共同決定核三廠的下一步,藍綠白立委在投票前特別赴核三考察,恆春地方鄉親衝到廠外,抗議公投案「霸凌」屏東人,這場公投的背後,是賴政府和在野陣營對能源話語權的競爭,也重新檢視國內擁核vs反核民意,根據公投法規定,823需有500.5萬人投下同意票,且多於不同意票數,「重啟核三」公投案才通過。 2025/08/21 07:00 政治 黨政要聞
研華自動化展將秀輝達Jetson Thor平台 北美新總部選定美國加州塔斯汀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全球物聯網智能系統與嵌入式平台領導廠研華(2395)將參加2025年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以「智聯未來,共創邊緣AI無限可能」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智慧機械」與「智慧工廠」三大領域,展示多元彈性的AI解決方案。 2025/08/19 17:44 財經
圖多|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北京登場 機器人不僅能跑還會後空翻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15至1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吸引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16國共280支隊伍參賽,中國宇樹科技子公司靈翌科技的H1機器人在1500公尺賽跑以6分35秒成績勇奪金牌,馬斯克的特斯拉開發中的Optimus機器人恐怕還慘輸好幾條街。 2025/08/16 15:57 國際 熱搜話題
從田間到工廠 AI助力產業轉型 工研院等10大法人曝31項成果大南方亮相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AI科技無所不在,更與產業息息相關!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將於8月22-23日「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匯聚旗下包括工研院、金屬中心、精機中心等逾10大法人,於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專館曝光31項創新應用成果。 2025/08/13 17:45 財經 產業脈動
核三公投辯論3|黃士修以1打5:全世界在擁抱核能 反方還在核廢、核安跳針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今(11)日舉行第3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反方則由台灣綠黨第23屆共同召集人甘崇緯出戰。黃士修表示,自己年少輕狂也曾反核過,「我發現我被騙了,我被騙了幾十年」,並怒轟全世界只剩台灣,還在堅持非核家園,所有核電廠都運轉,每年可以省2400億元,「反核就是反美、賣台、舔共」。 2025/08/11 16:38 能源
核三公投辯論1|核能教授葉宗洸:明知核電每度1塊5不用、花大錢買綠電怎能不虧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首場辯論會落幕,正方代表、清大教授葉宗洸「先守後攻」,論述圍繞供電穩定、發電成本,質疑總統賴清德競選期間對學生承諾是信口開河、在呼嚨;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舉數據,核二、三廠未除役時,出現低備轉容量的天數遠高於除役後,並指台電積極尋求高階核廢料選址工作,在這個時候用公投保證式口吻來做決定,是走回老路,直言「核電廠第一線是我的同仁,也是你的學生」。 2025/08/07 20:57 能源
核三公投辯論1|曾文生:核電除役不影響供電 白天備轉量未低於6%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中選會預定8月23日舉行「核三重啟」全國性公投,並於投票前舉辦5場電視發表會。今首場辯論會,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擔任反方代表出席。曾文生表示,核能電廠無論是延役或重啟,都必須經過嚴謹的工程檢驗與安全評估,光以概括性概念討論,無法完成真正的科學驗證,現在就公投,並不符合程序正義。而針對核能除役對供電的衝擊,曾文生坦言,核能佔比約6%,若突然抽離,對台電確實造成調度壓力,但台電將盡最大努力,善用手上所有可用機組,都已納入整體規劃,調度方式亦非固定,而是根據需求與檢修期靈活安排。 2025/08/07 18:07 能源
高齡長輩救星! 「迷你龐德」衛星定位還可偵測跌倒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中保科技針對高齡者面臨老化現象,尤其是跌倒問題,研發無線IoT主機、智慧感應器、熱顯像跌倒偵測器、定位照顧手錶、守護按鈕等創新產品,提升長輩生活安全。今年參與高齡展特別展出「跌倒偵測」,首創以鏡頭偵測方式,透過身體骨架即可進行跌倒判斷,保留個人隱私性,並提供活動樣態分析、主動提醒預報以及智能風險分析服務。 2025/08/04 16:42 財經 產業脈動
加熱菸也會成癮! 民團拋菸價漲至400元遏止「還可填補台電虧損」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目前放行2家加熱菸業者的14個品項,未來可上市販售,引發民團炸鍋!專家指出,加熱菸與傳統紙菸一樣都是以菸草製成,同樣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被稱為「戒菸國寶」的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發起人温啟邦認為,在大幅全面戒菸前提下,台灣仍有160萬人吸菸,將菸價提高至400元產生的額外收入仍可達1250億,甚至有望填補台電的虧鎖。 2025/07/31 14:12 生活 醫藥
誰來買單?AI熱潮引爆電力成本飆升 科技和電力公司鬧分歧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各大科技公司為贏得人工智慧(AI)而競相新建或擴充資料中心,並需要大量電力供電,然而此舉卻也引發科技公司與電力公司之間,為了誰應該支付飆升的電力成本而鬧分歧。 2025/07/30 16:02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