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藥性無聲大流行 羅一鈞揭管控成果「兩好三壞」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在全球被定義為「醫療緊急危機」,行政院推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透過跨部會合作,強化抗生素管理、食品與環境監測。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4日)公布4-6月成效,五大指標呈現「兩好三壞」,希望明年能改善、擊出全壘打。 2025/09/24 20:32 生活 醫藥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揭曉 台灣13家上榜奪亞洲第2!中榮唯一闖進百大 數位科技快速進步,智慧醫院成各國醫療發展重要戰略,美國新聞週刊公布「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台灣以13家醫院上榜奪下亞洲第2排名,僅次於南韓17家,勝過日本、新加坡。 2025/09/12 20:25 生活 醫藥
賴清德稱AI「倚天劍、屠龍刀」盼聯手生醫 打造智慧健康體系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召開第5次會議,總統賴清德形容「AI是新時代的倚天劍、屠龍刀」,只要AI高科技產業、生醫產業「強強聯手」,不但能壯大台灣產業,也必定能提升醫療照護服務品質。 2025/09/04 16:50 政治 黨政要聞
重症名醫高國晉「辦公室昏厥」猝逝!享年59歲 「抗疫生命勇者」最後心願曝光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20日在辦公室倒地昏厥,被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享年59歲,院方證實此事;重症醫學會對此表達沉痛哀悼,緬懷高國晉對急重症醫療韌性計畫的付出。高國晉溫暖提攜後進,更是台灣重症醫療的領頭人、治療大白肺ARDS數一數二的專家,2003年SARS期間還曾獲「抗疫生命勇者」獎,如今59歲猝逝,讓醫界悲慟痛失人才。 2025/07/21 09:03 生活
林芳郁當首位急診教授!石崇良憶:第一次被叫進辦公室以為「教授在挑女婿」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心中的第一個念頭是,教授在挑女婿了」,健保署長石崇良回憶,時任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的林芳郁這個問題,其實是為了升他為主治醫師,詢問家裡是否需要他這分收入,還不等他答應,對方就告訴他,想要推動「主治醫師在第一線工作」的規畫;當時的石承下了林的貼心,也願意陪著對方完成理想,「因為他是第一個坐在急診看病人的教授」,每當遇到問題時也常常詢問對方的看法,林芳郁總是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並給他一個擁抱。 2025/06/22 15:54 生活 醫藥
健保改革|奇美自費比、護理離職率低!榮譽院長邱仲慶解密 喊話節流永續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全民健保開辦至今30年,醫療院所面臨健保總額約束、設備高昂、人力短缺,營運更加艱辛,相較而言,台南奇美醫學中心自費比24%、護理師離職率5.5%,都遠低於全國平均,甚至從未關床。榮譽院長邱仲慶認為,有賴創辦人許文龍的理念,「制度好,留下來的機率就高」。他強調,健保一定要永續!呼籲政府開源、院所節流,國人更該珍惜資源。 2025/06/04 13:21 生活 醫藥
醫護空缺從沒補齊過!衛福部擬急診三班護病比、加發夜班獎勵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近期急診塞爆,3大因素之一就是護理人力不足,導致病房量能減少,今衛福部召開記者會,針對醫院壅塞處置現況進行說明,提及醫院空缺從來沒有補齊,研擬急診三班護病比、急診夜班比照一般病房夜班費。 2025/03/03 18:47 生活 醫藥
高雄變4家醫學中心!縮小南北差距 醫界籲降低門診佔比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今日公布最新醫院評鑑結果,新增一家醫學中心為高雄義大醫院,醫界認為可以縮小南北醫療資源差距,今年第二季開始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增加醫學中心對健保衝擊沒那麼大,但是呼籲衛福部應該強烈要求醫學中心降低門診收入佔比到50%以下,以急重難罕疾病住院為主。 2025/01/24 16:31 生活 醫藥
義大醫院晉升醫學中心!看病變貴 門急診多花180-350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度最新醫院評鑑結果揭曉,衛生福利部今日(1/24)公布,高雄義大醫院晉升醫學中心, 高雄變成有4家醫學中心,至於大林慈濟醫院和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及其虎尾院區,兩家從區域醫院變成準醫學中心。民眾3月1日起到義大醫院看病,急診花費400元變成750元,門診部分負擔從240元增至420元。 2025/01/24 11:15 生活 醫藥
醫美缺麻醫?立委竟要移植外科學麻醉 醫質疑邏輯不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立委認為醫美診所麻醉醫師人力不足,建議讓心臟外科、移植外科和重症醫師接受一定專業訓練後可執行麻醉業務來彌補,不過,移植外科醫師直言提案邏輯不通,器官移植不會在診所進行,衛福部則表示,電波拉皮其實無需麻醉,麻醉醫師訓練委員會每年都會討論臨床需求,目前未聞人力不足。 2025/01/03 20:3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