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醫懲戒挨轟揭露限縮!衛福部明年1月更新 改名跑不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俗稱狼醫查詢平台)上線3個月僅揭露12人,醫改會批評,現行查詢平台包括2023年前的確定判決、懲處案件或申訴調查成立者均未公開。衛福部醫事司今日(11/26)澄清,醫師違反性平法遭懲戒紀錄一定會放進專區,只是還需要時間彙整22縣市衛生局的資料,預計2026年1月更新,改名也一倂公布新舊姓名。
今年多起醫界性侵與性騷擾事件陸續曝光,在社會輿論下,衛福部增設「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俗稱狼醫查詢平台)於8月13日上線,目前卻僅揭露 2023年性平三法修正後,經司法判決或懲戒確定的性平案件(西醫9人、中醫1人、其他2人)。
「揭露範圍過度限縮,形成嚴重黑數」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批評,現行查詢平台包括2023年前的確定判決、懲處案件或申訴調查成立者均未公開,甚至也出現2023年後定讞案件仍未被揭露的情形,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加害者可繼續執業,而民眾與基層醫事人員卻在不知情中承擔風險。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強調,醫師違反性平的懲戒紀錄一定會放進「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只是需要時間跟22個縣市衛生局收齊資料,預定2026年1月可以更新,醫師不得拒絕揭露,更改姓名會把新舊一起公布,執業地點變更不影響揭露,因為主要揭露專業類別和姓名。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性平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政民呼籲,醫療院所的性平會應定期公布性騷擾申訴案件的類型、數量及處理結果等統計資料,各縣市衛生局定期彙整與回報醫師懲戒結果並上傳至公開查詢平台,同時建議將性平申訴處理情形、性平會運作成效及雇主防治措施等納入醫院評鑑。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呼籲政府,應建立跨院所、跨縣市與跨醫療體系的資訊整合與預警機制,避免加害者透過轉院、轉任或更名規避監督。而為強化民眾的知情與選擇權,資訊揭露平台也應比照國際作法,提升查詢功能,納入醫師資格、背景、可辨識身分資料及違反專業倫理之紀律紀錄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