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李洋部長商業廣告照跑 運動部回應了!因卡在「這合約 」

李洋部長商業廣告照跑 運動部回應了!因卡在「這合約 」

【記者毛琬婷/台北報導】頂著奧運雙金頭銜接下運動部長重任,年僅30歲的李洋在9月9日「國民體育日」出任首任運動部部長,但對於他在接任公職後還有不少廣告露出,運動部在12日做出回應,強調李洋相關肖像授權合約本是於上任前簽訂,並未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因此依合約精神廠商本有權利走完合約內容,合約完畢後也不會再續約。
運動部長李洋肖像權代言有爭議     「這廠商」廣告緊急下架

運動部長李洋肖像權代言有爭議 「這廠商」廣告緊急下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運動部部長李洋9月9日上任,先前與大研生醫、Speak AI英文口說APP簽署商業代言,宣稱是「肖像授權合約」並未違反《公務員服務法》,持續投放廣告,大研生醫今早才說按照合約,下午已緊急撤廣告。銓敘部回應也不敢說死,稱「肖像權代言」需要依具體個案事實認定,由運動部或行政院認定。
李洋部長剛上任!廣告跟著上檔 忘記切割商業代言?運動部不回應

李洋部長剛上任!廣告跟著上檔 忘記切割商業代言?運動部不回應

【生活體育中心/台北報導】運動部首任部長、奧運雙金前國手李洋在9月9日「國民體育日」上任,總統賴清德不僅到場觀禮,日前受訪時還讚賞「李洋放棄手上數千萬元廣告合約,就代表他有決心」,可見金牌部長被視為卓內閣最亮眼招牌。 不過,《知新聞》卻發現李洋代言廣告不僅未完成切割,廠商還搭他上任熱度狂下廣告,此舉恐違反公務員不得薦證代言商業宣傳的規定。對此,運動部低調不願回應。
明年起常態化查核!陸委會:軍公教不得在陸設籍、持身分證件

明年起常態化查核!陸委會:軍公教不得在陸設籍、持身分證件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陸委會今(18)日表示,依現行兩岸條例第9條之1規定,國人若取得中國大陸人民身分,將喪失台灣人民身分,更無從擔任志願軍職及公教人員,政府於明(1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推動常態化、制度化查核,明確各機關(構)學校核心人員,不得在陸設籍、申領持用中共相關身分證件,屆時軍公教核心人員有初任、調任者,須配合查核作業,不配合查核者,將依法不辦理銓審作業、不得簽訂聘用契約、續聘或改聘作業等方式處置。
公務員瑟瑟發抖!傳政院「霸凌女王」空降高階文官 銓敘部急回應

公務員瑟瑟發抖!傳政院「霸凌女王」空降高階文官 銓敘部急回應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行政院人事總處日前遭爆料該局處游姓參事號稱「霸凌女王」,不僅長年言語羞辱部屬、拍桌咆哮,甚至對父喪下屬譏諷「趕快燒一燒」,還對流產同事冷言說早上去墮胎、下午就可上班,多人被她欺負到崩潰、甚至想輕生。人事總處也證實指控,核定游女二大過免職。近來卻傳出該「霸凌女王」將出任銓敘部簡任高階文官。銓敘部今天緊急澄清,嚴厲譴責這種惡意造謠,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
核心軍公教37萬人具結!2名持陸身分證 涉機密?邱垂正尬回「已排除」

核心軍公教37萬人具結!2名持陸身分證 涉機密?邱垂正尬回「已排除」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政府首次專案清查我國軍公教人員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件狀況,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接受立委質詢表示,截至4月底已有37萬人完成具結,其中,有2人領取中國大陸身分證、75人有大陸居住證,至於領有大陸身分證的該2名公務人員是否接觸國家機敏資料,邱表示「目前都已排除」,相關機關已經把他們排除掉。
賴清德下令清查!94萬公務員具結「未擁陸籍」 陸委會曝拒填下場

賴清德下令清查!94萬公務員具結「未擁陸籍」 陸委會曝拒填下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國大陸近年祭出系列「融台措施」,讓台灣人民一次擁有台、陸雙重身份,賴政府今年2月首度發函要求全國軍公教、警消機關清查擬任、現職人員是否持有中共身分證件,即便採消極「具結書」自陳模式,仍舊引起部分公務員反彈,直言此舉是政治操作、肅清親中人士。陸委會要求中央、地方機關今年4月底、6月底之前回報具結狀況,若軍公教持有中共身分證件,只要自動放棄,就不影響其任用資格,至於拒填則需說明原因,不會因此受罰。
卓揆連吞7敗!警察條例覆議被否決 警消海巡等退休金確定調高

卓揆連吞7敗!警察條例覆議被否決 警消海巡等退休金確定調高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立法院會今年1月三讀修正通過《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35條,將警消海巡等退休所得替代率調整至最高80%,銓敘部示警,新法將造成退撫基金提早2年度用罄,財務缺口須靠政府撥補,行政院也再度提出覆議。立法院上午召開全院委員會重新表決《警察條例》修正案,開票結果,民進黨團50票贊成覆議,國民黨團、民眾黨團62票反對覆議,政院覆議失敗。
自戕卻領「因公撫卹」!勞動部吳姓公務員非首例 駐日外交官成指標案

自戕卻領「因公撫卹」!勞動部吳姓公務員非首例 駐日外交官成指標案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勞動部39歲吳姓公務員輕生,銓敘部通過從優辦理因公撫卹,相較民間商業保險規定自殺不予理賠,「因公撫卹」適用範疇引發討論,事實上立法院跟考試院過去曾為此議題討論多時,一度將撫卹對象排除自殺身亡者。駐日外交官蘇啟誠2018年自戕身亡,成為退撫法上路後的指標案例,據了解,銓敘部審查小組這次審理吳姓公務員案,便是拿蘇啟誠案標準來檢視,最後依勞動部函請事由「戮力職務,積勞過度,以致死亡」通過辦理。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