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宣稱發現1250萬噸稀土 將改寫全球儲量地位!尋求開採合作夥伴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在美中持續爭奪關鍵礦產資源的背景下,土耳其日前宣布發現稀土礦,儲量達1250萬噸,一旦獲證實將顯著改變全球供應鏈。日媒報導,土耳其正尋求外國技術合作夥伴,以開發這些潛在的巨大稀土氧化物儲量。 2025/10/28 21:01 國際 熱搜話題
童子賢:產業不會憑空誕生 需關注多元化與基礎建設均衡發展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23日)表示,從個人電腦到智慧手機時代,台灣產業緊密連結全球數位與資訊產業鏈,產業不會憑空誕生,必須經過技術、資金、人才的累積,以及生態鏈的建立。對國家層面而言,經濟發展需要強化教育、金融、法律及基礎建設,法規與環境也需健全,否則即使擁有技術,也可能困於實驗室,難以推動產業化。 2025/10/23 15:51 財經 產業脈動
美國陸軍擬在基地加蓋微型核反應爐 確保武器系統不斷電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陸軍周二(10/14)公布「雅努斯計畫」(Janus Program),目標是在2028年前在各基地興建微型核反應爐,以便在惡劣天候、駭客攻擊等因素導致停電時,讓基地的武器等重要設施繼續運作。 2025/10/15 20:49 能源
烏山頭光電板爭議|立委、環團提水面型、地面型光電環評 業者批不要搞民粹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包括立委及環團都提出,針對山坡地15公頃以上地面型光電以及5公頃以上水面型應該都要環評。對此,業者表示,環評有很嚴格的立法的程序,那現在的立法好像是說,我覺得民眾想聽什麼,那我來搞什麼,另外就是水庫要不要環評?水庫本身就是一個人工的東西,好像你蓋房子或是屋頂上面蓋太陽能,要不要環評,然後它這個東西又不會對環境產生負面,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不是用民粹,或者說用政爭的角度去看。 2025/10/14 19:22 能源
蘋果在歐洲5國開發太陽能及風電 預計未來數年內新增650兆瓦裝置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蘋果為了在2030年實現在其供應鏈及產品100%碳中和目標,正在歐洲大力擴展再生能源項目,蘋果今宣布正在希臘、義大利、拉脫維亞、波蘭和羅馬尼亞開發新的大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加上西班牙新近投入營運的太陽能電池陣列,預計未來數年內為歐洲電網新增650兆瓦裝置容量。 2025/10/14 15:14 能源
中國擬加大稀土管制 專家:台廠自日本進口衝擊甚大 中國近日加大對稀土出口管制力度,專家分析,中國新規類似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和東南亞等國若使用中國稀土產品技術,都將受到管制,中國針對關鍵礦物出口管制力道比過去更大、範圍更大、影響也更深遠;台灣廠商主要是向日本進口加工後的半成品,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2025/10/12 18:39 財經 產業脈動
中印發展清潔能源有成 全球再生發電首超燃煤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根據低碳與能源智庫Ember發布的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全球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量首次超越燃煤,然而歐美等先進國家對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卻不減反增。 2025/10/07 16:34 能源
民生用電調漲 童子賢籲政府應考慮核二、核三延役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決議,10月起電價平均調幅0.71%。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20日)表示,我們還是應該盡量選擇經濟實惠跟不排碳,核二、核三剛停機1年到1年多而已,讓核二跟核三延役的話,馬上可以拉低台電的整體成本。 2025/09/20 11:32 能源
SkySails與智帆風能深化合作 施振榮盼台灣成能源技術輸出國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全球高空風能領導者SkySails Power GmbH與緯創旗下智帆風能(AiSails)宣布雙方將深化在風箏式高空發電技術的策略合作,並於多項應用中導入人工智慧。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期待台灣從能源進口國轉型為能源技術輸出國。 2025/09/19 19:28 能源
AI資料中心成吃電怪獸 高盛估至2030年電力需求將飆升165%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正重塑全球能源需求,而AI資料中心的發展正是這項轉變的核心所在。高盛在一份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AI資料中心的快速崛起將使全球電力需求比2023年的水準成長165%,從而改變各地的基礎設施和能源策略。該報告也指出,這種轉變已展現在不斷攀升的建築支出上,且更大的影響還在後頭。 2025/09/03 19:18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