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凶殺|44秒狠砍大一女友31刀!17歲少年變裝逃亡路線曝 死者父母悲痛認屍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21歲顏姓女大生,今天(16日)在沙鹿區祖母住家附近與17歲駱姓男友談判,卻當街在44秒內遭狠砍31刀身亡,駱姓少年犯案後騎乘位懸掛車牌逃往苗栗,再搭乘火車入住彰化一家旅館,仍在案發後5個多小時落網;而顏女入學短短9天就遇害,校方表示,將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續,並啟動輔導資源,提供同班同學必要心理支持。 2025/09/16 21:50 社會 突發現場
雙熱帶系統蠢蠢欲動!2颱風恐先後生成 最快18日發海警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海面上將有2個熱帶系統預估有機會發展成颱風,將在下周陸續影響台灣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首先是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因對流增強已成為今年第20號熱帶性低氣壓,預計將向西北進入巴士海峽。氣象預報員張竣堯指出,這個熱帶低壓在未來48小時內有機會增強為輕度颱風,最快在18、19日接近台灣,屆時不排除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2025/09/16 19:12 生活
萬人附議縮短國高中上課時間 學生團體籲研議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加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將國高中改為10點上課,對此,學生團體EdYouth今(16)日表示,教育部應率先研議,開放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與的可行性,作為改善學生休息時間不足的第一步,並正視學生長期休息時間不足的問題,也應針對課綱與課程規劃廣泛討論,並提供課後學習與活動的配套支持。 2025/09/16 18:14 生活 文教
再生能源目標恐再跳票? 龔明鑫坦言:2026年佔比要達成20%難度高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今日與媒體茶敘,談到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能否達到20%目標。龔明鑫坦言,年底要達標確實有難度,但今年再生能源佔比可望突破15%,「我們還是會積極往前推」。至於未來長期電源規劃,他透露最快9月會提出。 2025/09/16 14:56 能源
明起水氣增!雨最多時間曝 颱風成形機率提高「朝台灣前進」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太平洋高壓持續影響,中央氣象署指出,各地晴到多雲午後陣雨,明(17日)起至高壓東退、南方雲系北移,水氣明顯增多,尤其東部及恆春半島恐有持續性雷雨,局部並有大雨的可能。菲律賓東側有一熱帶擾動,不排除成颱,氣象專家吳德榮說,成颱機率提高至70%,模擬路徑可能往台灣前進,持續觀察中。 2025/09/16 07:36 生活 知天氣
HVDC與新能源需求爆發 松川精密2025上半年儲能產品營收年增109%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繼電器領導廠商松川精密(7788)表示,隨著全球新能源趨勢快速發展,松川過去十餘年積極布局新能源應用領域,已成功完成從傳統繼電器製造商向新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型。2025上半年儲能產品營收較同期增長109%,帶動新能源相關產品營收占比逼近6成,顯示轉型成果逐步發酵,未來目標是將新能源業務比重推升至7成以上,持續擴大成長空間與毛利率表現。 2025/09/15 18:18 財經 產業脈動
雙北飆38°C極端高溫!周三起雨區擴大 雙颱成形機率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秋老虎持續發威!中央氣象署指出,今(15日)太平洋高壓勢力較強,台北市、新北市為橙色燈號,有38°C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氣象專家林得恩說,今體感溫度飆高至40°C。但周三起高壓東退,水氣逐漸增多,雨區擴大有局部大雨。 2025/09/15 07:09 生活 知天氣
今高溫上看37度!熱帶擾動發展水氣增 17日起防大雷雨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9/14)日全台持續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天氣晴朗、氣溫上看37度,至周二為止白天高溫炎熱,局部地區甚至可能出現38度以上的高溫。中央氣象署今天也已發布高溫資訊,提醒民眾注意防曬與防中暑。今早台北、台中、台南與台東已出現高溫橙色燈號,顯示有連續出現攝氏36度高溫機率;新北、高雄、屏東則為黃色燈號,同樣需注意36度以上高溫。 2025/09/14 12:38 生活 知天氣
台北水舞嘉年華夜間登場!結合限定七彩焰火 最佳觀賞點公開 【記者許皓婷、林芳如/台北報導】「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今(13)日於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登場,統計約3.3萬人次參與,相較去年開幕人潮成長約一倍。接下來連續37天直到10月19日,每晚都有燈光、水舞、音樂展演,台北市觀傳局表示,今年水舞展演全面升級,不僅首創「河面+橋面雙水舞」共演,更打造120米水舞平台,同時今年首度推出水舞結合七彩低空焰火的「水火共舞」限定場,就在9月13日開幕日和10月4日「追愛音樂祭」兩天,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效果。 2025/09/13 20:13 生活 旅遊 旅遊
興達電廠大火!議員質疑機組過度操作致零件磨損 台電:無事實根據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國民黨今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日前興達電廠火警事故是因機組過度操作導致零件磨損,台電澄清,議員把「機組出力圖」說成「機組振動圖」指控,是對機組運作及電力專業的誤解,也突顯電廠運轉有其專業性,不應將破碎訊息隨意拼湊解讀。 2025/09/13 13:46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