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誤把息肉當痔瘡 他出血近一個月檢出大腸癌

生活 醫藥
2024/04/25 11:00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2歲黃爺爺誤把息肉當痔瘡,肛門出血近一個月才就醫,檢查竟是一顆4.6公分大的息肉在直腸裡面,經肛門微創手術切除,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醫師提醒,痔瘡的出血是黏膜破損所致,大都是短暫間歇出血,若出血逾2週或大量出血,就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病人檢查出4.6公分的直腸大息肉。台北慈濟提供 zoomin
病人檢查出4.6公分的直腸大息肉。台北慈濟提供

肛門出血1個月且摸到肉塊

黃爺爺前陣子只要上廁所就會肛門出血,用手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總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出血持續近一個月才就醫。台北慈濟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莊偉檢查發現,黃爺爺的口中的肉塊並非痔瘡,而是一顆4.6公分大的息肉在直腸裡面,且形狀寬扁,無法透過大腸鏡切除。

考量息肉位置在距離肛門口5公分的地方,陳莊偉以經肛門微創手術替他切除息肉,因為這是一種經人體自然孔道的微創手術,經由肛門的自然孔洞,配合3D內視鏡影像系統,黃爺爺術後完全沒有腹部或其它額外傷口,恢復得很快。最後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不需化療或放療,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痔瘡大都短暫間歇出血

陳莊偉提醒,直腸癌占大腸癌約3成,早期直腸癌則占其中的1/4至1/5,若能在早期就手術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而直腸困難息肉則有2成左右可能是惡性,不可不慎。痔瘡的出血是黏膜破損所致,大都是短暫間歇出血,若如廁出血超過2週或是大量出血,就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醫學的進步使過去必須要切除腸段的手術,如今可以透過自然孔洞就能治療,陳莊偉呼籲民眾要保有健康意識,50歲以上是大腸直腸癌好發族群,50至75歲的民眾可享政府2年1次的糞便篩檢,若有陽性則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息肉 # 痔瘡 # 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