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喊邱泰源下台!不滿修學分免國考可配中藥 5千藥師上街促衛福部撤解釋令

生活 醫藥
2025/05/04 17:02
問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藥商家數持續降低,衛福部憂凋零趨勢,影響民眾飲食文化及保健藥膳中藥材需求,3/18發布《藥事法》103條第2項解釋令,放寬中藥販售資格,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與5千位藥師上凱道,不滿政府開放修學分、不用國考就能調配中藥,日落條款變新生條款,要求撤回318違法解釋令,並喊話總統賴清德,衛福部長邱泰源跟衛福部司長蘇奕彰不適任,讓他們即刻下台。

5千位藥師上街要衛福部撤回318解釋令。葉志明攝 zoomin
5千位藥師上街要衛福部撤回318解釋令。葉志明攝

衛福部3/18發布解釋令,核釋《藥事法》第103第2項後段條文規定,新增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在學期間修畢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於中藥販賣業藥商實習一年以上者,得向地方政府衛生局申請核發「經營中藥事實證明書」,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

衛福部表示,查我國列冊中藥商,從94年至108年從10,585家降到7,771家,降低26.58%,本部遂於108年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解決中藥商承繼問題。鑑於列冊中藥商家數仍持續降低至113年之7,478家,相較108年降低比率約3.77%,期間聘用藥師擔任管理人之中藥商雖有逐步成長;惟全國之執業藥師僅3.97%投入中藥販賣業,無法減緩中藥商凋零之趨勢,恐影響民眾飲食文化及保健藥膳中藥材之基本需求。

此舉引發藥師公會全聯會不滿,認為2019年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公文明確認定「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為「日落條款」,2025年邱泰源部長違背「日落條款」初衷,新增「國內公私立大學中藥或藥學相關科系畢業生,修畢中藥核心課程 35學分,於中藥販賣業藥商實務歷練一年以上者,得申請登記為中藥商」,讓日落條款變成新生條款。

藥師公會全聯會今(5/4)發起大規模抗爭行動。葉志明攝 zoomin
藥師公會全聯會今(5/4)發起大規模抗爭行動。葉志明攝

藥師公會全聯會今(5/4)發起大規模抗爭行動,走上凱道遞「陳情書」,向政府嚴正表達抗爭3訴求,1.撤回318違法解釋令,2.尊重既有法律與立法初衷,維持「日落條款」精神,3.捍衛藥師專業,守住全民用藥安全底線。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受訪表示,今天在此抗爭是迫於無奈 ,4/22就到過衛福部表達,盼政府對318行政命令與相關團體再做討論,但10多天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今天藥師團體才會集結在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做抗爭,希望聲音可以讓執政黨聽到,為台灣民眾專業來把關,318行政命令讓中藥房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就可製造丹、膏、丸、散,民眾的用藥安全要怎麼管理、保障「我們憂心忡忡」。

黃金舜強調,「藥品是專業的」,若照318行政命令,修35個學分就可變成專業人士,那他認為,護理人員缺乏是不是幼保系也可以修35個學分就變護理人員,藥師第二代也不用考藥學系,學習35個學分就可以當藥師,診所醫生二代修學分就可當醫生 ,這種邏輯已經踐踏專業,主張藥師專業人員要國考 ,不是修幾個學分就可變成專業人員。

藥師公會全聯會與5000位藥師走上凱道遞「陳情書」,表達抗爭3訴求。葉志明攝 zoomin
藥師公會全聯會與5000位藥師走上凱道遞「陳情書」,表達抗爭3訴求。葉志明攝

黃金舜表示,藥師的職責包含,藥品管理、調劑、監製,如果台灣的中藥像美國一樣開放成「食品」藥界沒有意見,但「藥品就是藥師的專業」,不容許非藥師人員管理,為保障民眾用藥安全,藥師公會決不退讓,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如果今天抗爭得不到善意的回應,藥師公會每週帶隊到衛福部抗爭,歷年來表現最爛的就是衛福部長邱泰源跟衛福部司長蘇奕彰,所以藥界稱其「無能搞怪兩兄弟」藥師公會要跟賴總統報告,這兩個是不適任官員,讓他們即刻下台。

針對中藥界認為,開了藥師的缺又沒人來工作,黃金舜認為,長期以來,整個中藥職業環境不好 ,像以前的雜貨店慢慢被超商取代,今天要改變環境是要讓環境優化,如同拿到護理執照卻不願意從事護理工作,就因為環境不好 ,一個大魚缸裡頭的水不好、魚都死掉,不能一直只放魚進去,要做水質改善,讓藥師進入中藥職場,用專業管理。

藥師不願入中藥行,黃金舜也說到,台灣健保署規定中醫生的處方不能健保給付這是第一個障礙點,第二、中醫診所雖然有強製要藥師調配 ,但實際上中醫診所很多都是小妹在調配,第三、目前中醫藥品在中醫健保署給付相當的少 ,所以環境相當惡劣。

黃金舜說,在西醫都已經醫、藥分業,但台灣有奇怪現象,中醫師本身可以把脈看診 ,又可以親自調藥,變成診察、調劑都是一手包,若像過去台中中醫師在藥品摻雜朱砂 ,中醫就得不到民眾信賴。

藥師公會全聯會喊話賴總統,衛福部長邱泰源跟衛福部司長蘇奕彰是不適任官員,讓他們即刻下台。葉志明攝 zoomin
藥師公會全聯會喊話賴總統,衛福部長邱泰源跟衛福部司長蘇奕彰是不適任官員,讓他們即刻下台。葉志明攝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日前召開力挺衛福部政策時提到,解釋令並未涉及中藥調劑業務,亦未逾越藥師的專業範疇,中藥商主要負責中藥材的基原辨識、加工炮製及儲藏管理等專業工作,這些均非藥師的專業領域;中藥商熟悉中藥材的特性,能夠有效辨識與處理各類中藥材,在進口中藥材時,亦負責把關其來源與品質,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場,近年來中藥商數量急劇減少,從20年前的1.5萬家減至目前約7千家,預計10年內將不足3千家,此趨勢若不加以遏止,將嚴重影響中醫藥產業的供應鏈,進而影響民眾的用藥權益。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說明,民國82年前藥事法建立之前,只要當時有開中藥房,政府允許就地合法化,但82年以後有藥事法103年落日條款,藥師要經過國家考試認定才能從事中藥行,108年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讓原址中藥行可以繼續開,114年藥師反應這麼大是因為,藥師法比行政命令來得高,現在越過立法的原意,立法精神就不對了,是違背母法。

黃彥儒表示,這20年來,有聘請藥師駐店管理調配的中藥販售業由421家成長至2024年1279家,是有成長的、朝對的方向走,但這次的問題在於沒有要求考藥師國考,也希望國家先建立中藥分級制度,因為現在中藥將食品、藥品混在一起,西醫就分的清楚,即便產品可以做成食品也可以是藥品,在於主管機關如何分級,若為食品在中藥行、便利商店都可以賣,但藥品就必須藥師專業把關,像是清冠一號為處方藥,不是現場磨一磨就可以賣給民眾,要經過安全把關。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中)、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右)。葉志明攝 zoomin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中)、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右)。葉志明攝

中藥行第4代、北醫藥學系系友會秘書長、景安站大澤藥局藥師江振聿分享,幼時身體不好,長輩會用中藥幫他調理,他對中藥不陌生,可說是中藥養大的孩子,爸爸也是中藥商,以前政府為了讓這些人有工作權,政府同意讓現行中藥行列冊,到此為止不再發照,因國家政策朝中、西藥都歸藥師管理,他的爸爸也因此繼承他爺爺的中藥行。

但他讀書的過程中,若他想接手家業,就必須去讀藥學系,因不知道政府何時再開放,才能名正言順接手家業,明明跟著國家政策去學習、考試,有專業的知識內容,現在卻又變成修學分、實做一年就可。

他也點出中藥行的最大問題多在於「父傳子」,因為爸爸就一定是對的嗎?如果學錯怎麼辦?怎麼知道學的跟主流是合理的?中藥是很高濃度的製劑,天然的就一定沒有問題嗎?另外一點更可怕,他以前看爺爺手寫的中藥資料「他看不懂」,因為怕「秘笈」被抄走,所以訊息加密,如甘草可能寫成「苷花」等等,只有他自己知道,畢竟做生意怕秘方外流,這種「留一手」在中藥行層出不窮,所以學徒學的完整嗎?另外,如果中藥行都是自己炮製,難道煮飯一輩子就可以出去開餐廳嗎?為何又要有餐飲系?還有有中藥行是民眾拿藥單去,對方問病患這是吃什麼作用的,下回其他民眾有同樣的症狀,藥行就把該配方拿出來給病患吃。

江振聿強調,中藥行、產業會沒落跟有沒有發照一點關係也沒有,原因在民眾就不會想去中藥行看病,只有想到調理身體才會去,因為大家想求速效像感冒就去看西醫,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今天中藥產業的沒落不應該是去發照,好像把執照發出去、廣設大學,就有辦法讓產業起死回生,中藥品質怎麼樣取得民眾信任這才重點。

中藥行第4代、藥局藥師江振聿。陳怡文攝 zoomin
中藥行第4代、藥局藥師江振聿。陳怡文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醫藥 # 藥師 # 衛福部 #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