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I教父拋防堵AI毀滅人類的唯一方法 植入「母性本能」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8/15 21:25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被喻為「AI(人工智慧)教父」的2024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辛頓,擔心他參與打造的技術有朝一日可能會毀滅人類,而業界科技弟兄們正採取錯誤的方法來加以阻止。他近日在一場論壇揭示人類在超智慧AI面前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在AI模型植入「母性本能」。

辛頓被譽為深度學習之父。圖為他6月19日在多倫多出席號稱是科技界奧林匹克的新創大會Collision Conference。美聯社 zoomin
辛頓被譽為深度學習之父。圖為他6月19日在多倫多出席號稱是科技界奧林匹克的新創大會Collision Conference。美聯社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辛頓(Geoffrey Hinton)曾警告AI毀滅人類的可能性高達10%到20%,他8月12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行業會議「Ai4」上,對於科技公司現行試圖確保人類在「順從的」人工智慧系統中保持「主導地位」的做法表示質疑。

他說:「這行不通。它們會比我們聰明得多。它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規避這一點。」

辛頓警告,未來AI系統可能可以像成年人用糖果賄賂3歲孩子一樣輕易控制人類。報導指,今年已經出現AI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惜欺騙、詐欺和盜竊的例子,舉實例來說,曾有AI模型為了避免被取代,從一封電子郵件內文了解到一位工程師有了婚外情,進而勒索對方。

辛頓:「唯一的好結果」

因此,辛頓認為不應強迫AI屈服於人類,相反的,他提出獨特見解方案,就是在AI模型中植入「母性本能」,如此一來,就算其技術變得比人類更強大、更智慧,「它們仍然真正關心人類」。

他指出母親有照顧嬰兒的本能和社會壓力,「我們目前擁有的唯一正確模型,就是更高智慧生物被更低智慧生物控制,就像母親被她的孩子控制一樣」。

至於這在技術上究竟如何實現,辛頓稱自己目前還不清楚,但他強調研究人員在這方面的努力極為重要。他說:「這是唯一的好結果。如果無法為人母親撫育我,它有朝一日就會取代我。」他進一步說:「 這些超級智慧、充滿愛心的AI母親,大多數將不會擺脫母性本能,因為它們不想讓我們(人類)死去。」

辛頓(圖中螢幕的右者)2024年10月8日和美國學者霍普菲爾德共同獲揭曉為當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聯社 zoomin
辛頓(圖中螢幕的右者)2024年10月8日和美國學者霍普菲爾德共同獲揭曉為當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聯社

預測AGI最快再5年實現

辛頓以其在神經網路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為當今的AI蓬勃發展鋪平了道路。他2023年從Google辭職,開始公開講述AI的危險。

許多專家認為,AI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超級智慧,即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辛頓表示自己先前認為實現AGI可能需要30到50年,但他現在認為這一刻會更快到來,「合理預測是5到20年左右」。

儘管辛頓仍然擔心AI可能超出人類的控制,但他希望這項技術能為醫學突破鋪路。他說:「

我們將看到顛覆性的新藥,將獲得比現在更好的癌症治療方法」例如,他表示AI將幫助醫生梳理以及把MRI和CT掃描產生的大量數據關聯起來。

科技同儕不認同

當被問及如果早知道AI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他會在職業生涯做出哪些不同的選擇時,辛頓表示,後悔只專注於讓AI發揮作用。他說:「我希望我當時也能考慮到安全問題。」

但並非所有人都認同辛頓的「AI母親」理念。

因在AI領域有開創性工作而被譽為「AI教母」的美籍華裔49歲科學家李飛飛(Fei-Fei Li),13日向CNN表示,雖然尊重老朋友辛頓,但她反對其觀點。身為致力於在AI中開發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技術的「世界實驗室」(World Labs)共同創辦人,李飛飛提倡「以人為本的AI,並保有人類尊嚴和自主權」。

曾短暫擔任科技巨頭OpenAI執行長的企業家希爾(Emmett Shear)則指,對於AI系統試圖勒索人類或繞過停工命令之舉,不會感到驚訝。目前擔任AI對齊新創公司Softmax執行長的希爾說:「AI雖然目前相對較弱,但正在迅速變得更強大。」他認為與其試圖將人類價值灌輸到AI系統中,更明智做法是建立人與AI之間的合作關係。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人工智慧 # AI # 辛頓 # 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