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災區重建下周轉型!9大功能組進駐花蓮 季連成:偷水溝蓋最重處無期徒刑
出版時間:2025/10/20 12:45
(更新時間:2025/10/20 12:47)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20日)指出,災後重建挑戰,下周將轉型為第二階段的「重建復原」,設九大功能組展開短中長期工作。另近日發現水溝蓋板「遺失」情況,季連成說,經查若屬偷竊,依《災防法》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馬太鞍溪堰塞湖可望降警戒
季連成表示,今早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儲水量維持155萬噸,深度約20公尺,每日排水量穩定在50萬至100萬噸。重申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4個條件:排水穩定、疏浚河道暢通、臨時堤防強固、撤離計畫可行,目前已大致達成,已將資料呈報中央,可望這1、2天內有望調降警戒等級。

燕子口堰塞湖仍紅色警戒
關於立霧溪太魯閣的燕子口堰塞湖,季連成說,目前儲水量為175萬噸,距壩頂尚有4.5公尺,暫無立即溢流危險。工程人員正積極開挖水道,預計最慢一周內會有成效,為安全起見,立霧溪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

竊溝蓋板最重處無期
近期發現側溝遺失溝蓋板,季連成語重心長說,「我不能講偷竊,只能講遺失。這個對地方的建設來講是非常的嚴重的一個部分。」他強調,若溝蓋板沒法補齊的話,淤沙很快可能進去,然後有很多的水會進去。
季連成說,若有人偷水溝蓋板發這個災難財,將會依《災防法》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轉型成9大功能組復原
季連成宣布,災區工作將由緊急應變轉型為重建復原,工作將由行政院相關高層與東部辦公室執行長負責統合,預計成立9大功能組,以專業分工、短中長期模式處理漫長重建工程。
功能組別 | 工作重點與目標 |
---|---|
堰塞湖處置組 | 持續辦理堰塞湖的警戒與監測安全。未來工作包含規劃壩體挖掘、道路開通、藍沙壩的建設,以及農村自主防災社區等。 |
堤防復建及河川疏浚組 | 辦理河川堤防的加固及河沙疏浚工作。目標為115年汛期前完成300萬方淤土疏浚,完成後可將馬太安溪警戒雨量標準由200毫米向上調升(如至250或300毫米)。 |
交通橋梁組 | 辦理馬太鞍溪重建與交通相關事宜。目標馬太鞍溪鋼便橋預計115年1月底完成;9座橋梁復建預計116年底全部完成。 |
環境及公共設施復原組 | 辦理環境清理、汙水道/下水道系統整備、淤泥與廢棄物處置(如篩分光復/鳳林站置廠資物)。研議光復鄉設置滯洪池,並協助家戶申請設置防水閘門(取代沙包)。 |
協助收容安置組 | 辦理地方政府執行短期收容安置,優化收容安置場所環境。例如將台糖倉庫、大進國小三樓活動中心、大進村活動中心、舊東富國小等優化為具備廁所、浴室、廚房的完整生活收容中心。 |
家園復建組 | 辦理家屋、中繼屋中長期安置。負責重災戶(目前約71戶)的災損房屋結構安全評估與中繼屋安置事宜。 |
校園重建組 | 辦理校園及運動場的復建工程,如清理地下室、修復電力/消防系統。其中光復商工與光復國中將進行全面重建。 |
農業復建組 | 辦理農業生產環境重建,如大安圳灌溉系統清淤、佛祖街邊坡防護、農地土砂處理與復建規劃、農地垃圾清理,以及農村再生工程。 |
產業及觀光振興組 | 辦理協助地方政府進行產業及觀光振興工作,如波段式振興、聯合行銷、消費回饋以及地方商家共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