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內部「鷹鴿」爭論加劇 12月是否降息充滿懸念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由於美國10月CPI數據可能難產,增加聯準會對於12月是否降息決議難度,周三有多位聯準會官員對12月降息表達謹慎立場,也意味著聯準會內部分歧進一步加劇。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主席蘇珊柯林斯周三表示,儘管她在上次政策會議上支持降息,但進一步降息的門檻相對較高,她預計利率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目前水準。
她說,「在目前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維持政策利率在當前水準一段時間可能是合適的,以平衡通膨和就業風險。」柯林斯在波士頓的一場演講中表示,短期內進一步放鬆政策的門檻相對較高。
就業市場自夏季以來並未進一步惡化
這是柯林斯自10月29日聯準會政策會議以來首次公開發聲。她警告稱,透過降息為經濟提供更多支持,可能會減緩——甚至可能阻礙通膨回落至聯準會2%的目標。她進一步強調,美國經濟中的需求具有韌性,儘管失業率存在上升風險,但她認為就業市場自夏季以來並未進一步惡化。
柯林斯表示,若就業市場沒有出現顯著惡化,她將會對進一步降息持猶豫態度,尤其是考慮到政府停擺導致通膨相關訊息有限。她指出,在聯準會能夠評估9月以來降息措施的影響之前,她認為,在進一步調整利率之前,確保通膨率持續向2%的水準回落將是謹慎的做法。
外媒報導,最近,愈來愈多的聯準會官員對於是否在12月的下次會議上降息持謹慎態度。亞特蘭大聯邦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博斯蒂克周三表示,他認為通膨目前是比就業市場更「緊迫的風險」。他稱,物價壓力最早要到2026年中至年底才有可能消散。
對於通膨未來走勢仍不容樂觀
「我們不能輕率地認為,新進口關稅導致價格一次性上漲後,通膨壓力就會迅速消退,」 博斯蒂克在亞特蘭大的演講中表示,「從我們所有的資訊來源來看,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我們應該對通膨的未來走勢感到樂觀。」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古爾斯的觀點與柯林斯一致,他上周表示,由於聯準會今年已完成他先前預計的2次降息,且通膨已連續4年半年高於目標水準,走勢仍未改善,進一步降息的門檻已有所提高。
柯林斯也指出,通膨水準仍處於高檔,並指出聯準會偏好的8月通膨指標顯示,商品價格上漲(主要由關稅推動),已抵銷房屋通膨逐步回落的影響。
聯準會內部出現嚴重分歧
她的觀點與聯準會理事米蘭形成鮮明的對比,米蘭是聯準會中最鴿派的成員,他傾向於在最近兩次政策會議上各降息50個基點(2碼);米蘭周三重申,通膨指標過於滯後,房屋通膨已下降。他認為,目前利率水準過高。
聯準會上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修25個基點到3.75%至4.00%。市場原本預計聯準會12月將繼續降息25個基點,但自10月會議以來,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內的多位決策者普遍表示,12月降息並非已確定。
素有「新聯準會通訊社」之稱的記者Nick Timiraos當地時間周二最新撰文表示,由於聯準會內部出現嚴重分歧,降息之路正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這種情況在鮑爾近8年的任期內幾乎未有過先例。根據CME聯準會觀察,聯準會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59.4%,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為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