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宜蘭近海規模6地震 北市震度4級!氣象署揭因:地質鬆軟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今(27)日晚間21:11,宜蘭縣近海發生規模6的地震,最大震度出現在宜蘭縣冬山、台北市信義區4級。氣象署表示,北市信義區震度較大,是因土壤較鬆軟,產生場址效應,氣象署也預估,未來三天還有規模5以上地震。

這起地震發生在今天晚上21:11,震央在宜蘭縣近海,芮氏規模6,地震深度為112公里。
最大震度出現在宜蘭縣冬山、台北市信義區4級;雙北、桃園市等地3級;基隆市、嘉義市等地2級;台中市等地1級。
氣象署針對這起地震發布國家警報,許多北部地區民眾均有收到。

針對這起地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李伊婷表示,這起地震發生原因,是菲律賓海板塊跟歐亞板塊碰撞造成的隱沒帶地震。
李伊婷說,氣象署有對這起地震發布國家警報,發布地區包含宜蘭、基隆、雙北及桃園。
她也回顧,這起地震震央附近,過去發生過不少地震,預估未來三天還有規模5以上地震,但餘震則不多。

另外,這起地震震度最大的地方是宜蘭冬山及北市信義區, 李伊婷解釋,宜蘭冬山震度大是因為靠近震央,而信義區震度達4級,是因為震央幾乎垂直於北部地下,較大震度集中在北部,且信義區土壤較鬆軟,因而產生場址效應影響。
她進一步解釋,所謂場址效應,就像是比較堅硬的岩層,跟一個放在果凍上的物體相比,兩者遭遇地震,果凍上的物體感受的搖晃比較大。

至於為何這次地震,是先上下搖晃,再左右搖晃,李伊婷說,這起地震幾乎是垂直於北部地下,會有先上下搖晃,接著左右搖晃的情況。
她也提到,國家警報是地震測站收到震波後,才開始進行分析,這次地震因震央靠近都會區,導致警報有盲區,有些民眾會在已經上下搖晃時,才收到警報。
(出版時間:21:19,更新時間: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