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萬台人膝蓋卡關!王彩樺揭「跪妃」辛酸 醫:退化膝關節不用整組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保庇天后」王彩樺分享,自己常需要透過綜藝摔製造效果,所以有「跪妃」的封號,有時也需要長時間穿高跟鞋,經年累月下來其實很傷膝蓋,並分享有位閨蜜因膝蓋疼痛而不愛出門,連日常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醫師指出,台灣約有350萬人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卻有不少人怕痛而不願進一步治療,但其實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技術已相當成熟,可針對局部磨損、保留健康組織。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書豪表示,台灣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盛行率約15%,換算下來有大概350萬人深受困擾;可能原因如肥胖、老化、年輕時曾受過傷、長期慢性或為小創傷、搬運或扛重物導致的工作傷害,或長說從是高強度激烈碰撞的運動等,都可能導致膝關節長期過度負擔而退化。
58歲以上族群,約每5人中有1人出現膝關節退化;70歲以上的比例則大幅增加到70%以上,張書豪接著指出,統計更發現女性比男性多3-4倍,可能跟荷爾蒙或肌力不同有關;從輕度到重度會有階段性進展,初期可能症狀包括關節僵硬、疼痛、腫脹,後來開始出現一些「喀喀」聲,更嚴重會出現O型腿或X型腿等腿部變形。

評估軟骨健康 半膝關節置換有機會保留較多組織
張書豪表示,不同階段對應的處置會有差異,輕度時期建議採取物理治療、復健或輔具協助緩解;中度則要開始搭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等藥物介入;重度患者就可能要考慮手術介入緩解不適,並根據受損程度,和醫師討論選擇全膝或半膝關節置換,如果判斷軟骨健康,就有機會保留較多組織,進行半膝關節置換即可。
很多病患都會有一個疑問,「退化性膝關節一定要換掉整組的關節嗎?」雙和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黃錦前指出,如果退化或軟骨磨損僅限於某一個腔室,常見的是80%、90%的磨損,都發生在內側的關節腔,這時候人工半膝關節置換手術,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退化嚴重、關節嚴重變形等 不適合半膝關節置換手術
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接受半膝關節置置換,黃錦前提醒,有些人退化非常嚴重,或已經拖延很久,導致關節出現嚴重變形,破壞也不僅限於單一腔室的話,也許就不是適合接受半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這樣適應症。
王彩樺分享,自己主持節目常常一站都要4-5小時,還要穿上10幾公分的高跟鞋,加上自己本身是諧星,綜藝摔雖然是鐵效果,卻導致膝蓋常受傷,所以她又有一個外號叫「跪妃」,呼籲有膝蓋問題的民眾,千萬不要硬撐,也不要拖或者忍痛,否則就會像她的一位閨蜜那樣,因為膝蓋很痛卻長期忍耐,不只影響日常生活,行動更是處處受限。

業餘拳術愛好者鄭先生分享,多年來一直覺得膝蓋怪怪的,卻因為不痛而未就醫;今年到醫院做檢查,才發現自己的半月形軟骨早已裂開、磨損嚴重。黃錦前指出,半月形軟骨受損會導致保護關節的能力下降,長期承受體重的摩擦,更容易造成膝關節磨損與退化,在接受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打拳運動、單腳站立都更穩定了。
另一位患者阿進伯則飽受膝痛困擾超過5年,膝蓋時常腫脹難耐,從沙發或車內久坐起身時,瞬間感覺「像被電到一樣」,接受過止痛藥物等保守治療卻都未改善,同樣接受了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只跳舞沒問題,現在背著除草機工作、爬梯子採摘酪梨都不是問題。(出版時間17:39,影片更新1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