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親揭為何未鬆綁房市管制 主因「銀行不動產集中度降太慢」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央行總裁楊金龍今日在第3季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解釋,沒有鬆綁不動產的主因是銀行不動產集中度並未大幅下降,公股8大行庫反而是增加,房地產議題主要是新青安貸款案件較多,不動產集中度是緩降,不是降很厲害。

8大行庫不動產集中度不降反升
楊金龍指出,整體銀行不動產集中度下降0.77個百分點,8大行庫沒降,反而上升0.84個百分點,其他31家民營銀行下降2.08個百分點,可見下降主要是民營銀行貢獻。
媒體詢問不動產集中度下降太慢是否為不鬆綁主因?楊金龍表示,去年高點37.61%、37.74%,最近為36.71%,下降「不夠快」,這是因為首購、新青安量太大,排撥的時候如果大部分都是首購、無自用住宅,新青安政府有這樣政策又排撥不好,若是三、四房沒關係,首購還是要照顧他。
他也強調,除了照顧首購,過濾網也要注意,也就是要留意風險控管,不鬆綁不動產是合理的決定,集中度仍要慢慢觀察。考量金融穩定性與資源配置等面向,房價不是唯一考量,不動產仍存在風險,因此不鬆綁,但要對排撥問題做一些協助。

預售屋成數差超過3成可解約
有些民眾反映買預售屋承諾的貸款成數,與跟銀行實際給的成數不一樣。楊金龍說明,預售屋跟購屋貸款契約是兩種不同契約,若貸款成數不足,建商口頭承諾的成數跟銀行預期不同,若因不可歸責的原因,差額30%以上,買方可以解除契約,不可收違約金。
楊金龍說,所謂不可歸責於雙方的原因,指的是之前沒有信用管制,建商說貸款成數會高,結果選擇性信用管制下去,他沒辦法達到期望的成數,這就是不可歸責於雙方的原因。
如果銀行自己訂定的目標跟實際有差距,央行就會跟行討論。雖然央行沒有直接宣布鬆綁不動產管制,但也給銀行彈性調整空間,若承作首購與都更危老導致集中度高一點沒關係,央行可給更長的時間調整。
他強調,不動產集中度太高,會產生排擠其他資源與房價上升的風險。雖無法調降資金降息,央行適度讓資金充裕,協助市場公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