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蒔專訪2|米其林主廚回家不下廚!年夜飯必煎這魚 背後很有愛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當許多廚師下班後,選擇把廚房門關上,米其林一星主廚蔡中和也不例外。身為米其林一星餐廳「方蒔 the FRONT HOUSE」創辦人兼主廚,平日回到家幾乎不會碰鍋鏟,頂多泡泡麵、煮火鍋,但唯獨除夕夜那天,蔡中和一定會親手為家人煎上一大塊土魠魚,因為這道料理背後,是來自澎湖西嶼赤馬村的童年記憶。他接受《知新聞》專訪透露,當年物資有限,魚類總是餐桌上的主角。年夜飯桌上的土魠魚,代表著過年的隆重與團圓。如今,蔡中和為家人煎魚時,不只是料理,更是一種情感的傳承。

年夜飯必須有的澎湖白金
蔡中和(41歲)出身澎湖西嶼赤馬村,雖在高雄出生,但童年與暑假多回澎湖由外婆照料,高雄長大後完成學業並投入職場。
「在我們的餐桌上,年夜飯少不了一塊漂漂亮亮、面積很大的土魠魚。」蔡中和說。對澎湖人而言,冬季回游的土魠魚價格昂貴,甚至被稱為「澎湖白金」。早年漁民的年終獎金與紅包,都仰賴這一尾魚。
在澎湖,民眾會把土魠魚切片後吊起來,再用一個網子套上,放在家裡比較陰涼的地方,或庭院有空氣流通的地方,做成類似一夜干。
蔡中和則先把土魠魚片用鹽水醃漬一天,再放入冰箱冷藏。到了團圓的除夕夜,再煎得外酥內嫩,上桌享用。
蔡中和說:「土魠魚是我們家的年味,也是澎湖人的精神」,餐桌上一大塊土魠,不只是食材,它代表的是辛苦一年的回報與對家人的珍惜。

星級主廚的家常 不進廚房的默契
有趣的是,除了年夜飯之外,蔡中和幾乎不下廚。「這不是傳說,是真的!」蔡中和與和太太陳玉錡在接受《知新聞》訪問時,異口同聲笑著說。
陳玉錡說:「我煮的他還不吃,他說『妳不要煮!』」夫妻倆對此毫不避諱,反而拿來當成生活裡的幽默。
「其實餐廳工作已經佔去絕大多數的時間與專注力,下班後反而只想放鬆。」蔡中和透露,他會玩玩任天堂Switch舒壓。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片刻,支撐著他在高壓廚房裡持續創造的能量。

國外歷練塑造料理哲學
蔡中和17歲高職畢業後,在高雄餐飲從業10年間,含PASADENA法式餐廳6年,之後前往世界名廚Joel Robuchon位於台北的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餐廳服務1年,接著在澳洲任職於權威美食指南《Good Food Guide》的「One Chef Hat Award」精緻料理餐廳The Bather’s Pavilion1年。
赴英國兩年期間,曾分別於米其林二星餐廳The Green house與同為米其林二星且為世界排名前十名的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The Ledbury餐廳任職。
2016年蔡中和回國後,接手經營CHA CHA TAPAS BAR並擔當營運總監,2018年10月受衛武營之邀進駐創立STAGE 5餐廳並兼任主廚,2022年帶領團隊獲得米其林精選推薦後,10月卸任STAGE 5營運總監。
蔡中和回憶,在澳洲時,他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闖進異鄉廚房。那裡的主廚與同事熱衷詢問台灣食材,甚至希望能運用在餐廳菜單上。這段經驗讓他意識到「我們習以為常的味道,或許正是世界眼中的珍寶」。
在英國倫敦的餐廳工作時,蔡中和看到來自法國的主廚,卻能把很多的亞洲風味融合得很好,讓他問自己「為什麼別人可以把亞洲風味做得這麼精彩,而我們卻不行?」他在感受到主廚對亞洲食材探索的熱衷後,在技術與觀念上也做出改變,也多了幾分文化上的自信。

榮耀之外 仍是家的滋味
2023年蔡中和與太太陳玉錡攜手打造「方蒔」。短短不到2年,就拿下米其林一星與服務大獎。在光環之下,蔡中和始終強調,料理的本質不是炫技,而是與土地、人、記憶的連結,「我希望客人透過料理,能想起家鄉的氣味與故事。」
今年米其林頒獎典禮上,奪下一星的蔡中和笑說:「原本要炫耀的,結果太太拿到的服務大獎更厲害。」
舞台燈光下的榮耀,對他來說固然重要,但更打動他的,往往是生活裡的細節,這也是蔡中和料理哲學的核心。米其林星級榮耀可以點亮餐廳,但那道年夜飯的煎土魠魚,才真正點亮了他的人生。

相關新聞
專訪|「方蒔」夫妻摘星奪服務獎!從愛情火花到米其林榮耀 主廚與侍酒師攜手圓夢
方蒔專訪3|料理靈魂來自生命旅程!主廚親揭最滿意菜色 客人吃完都驚艷
方蒔專訪4|「最溫暖外場」兼侍酒師的讀心術 陳玉錡一招讓「秘密客」卸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