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巨大案凸顯用工制度漏洞 歐洲商會:台製造業面臨國際勞權與供應鏈合規風險
出版時間:2025/11/20 14:43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今(20)日發布最新《歐洲商會建議書》,在人力資源章節中示警,外籍勞工用工制度長期存在「債務枷鎖」問題,近期巨大事件暴露制度漏洞,更凸顯若不處理,台灣製造業可能普遍面臨國際勞權與供應鏈合規風險,商會同時也提出,少子化對勞動力的衝擊,呼籲政府盡速提出全面因應方案。
巨大機械事件凸顯仲介費問題 商會籲推動零仲介費制度
商會指出,外籍移工主要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勞工在母國需支付高額仲介費,金額常達新台幣20多萬元,對勞工造成沉重負擔,若來台後遇突發事件,如家中長輩過世,勞工因債務未清可能逃逸,引發國際人權關注。
近期巨大機械工廠爆發外籍勞工爭議,商會認為這並非單一個案,而是長期制度性問題的警訊,若不改善仲介費制度,風險可能擴散至整個製造業供應鏈,影響企業國際合作與訂單穩定性。商會建議政府採行 「零仲介費」制度,由台灣雇主承擔聘僱程序與費用,與國際人權規範接軌。
歐洲商會指出少子化成台灣國安危機
此外,商會指出,台灣少子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建議政府加強家庭支持政策,包括:比照港星模式,開放外籍看護協助育兒,減輕雙薪家庭壓力;納入生育治療與孕假彈性規範,因普遍晚婚,夫妻常需醫療輔助生育;提供遠距或兼職育兒選項,讓申請育嬰留停父母可兼顧工作與薪資。商會強調,完善育兒支持有助留住人才並穩定勞動力。
AI進入人資流程風險升高 建議增列監管條款
商會指出,台灣《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尚未涵蓋HR相關AI應用,若完全依賴AI評分、篩選履歷,可能出現偏見與不公決策。歐盟已將HR AI系統列為「高風險」,要求人類監督、偏誤檢測及決策透明。也呼籲政府儘速制定規範,保障員工權益並降低企業法律風險。
商會指出,AI快速重塑各行各業技能需求,建議政府推出3年勞動力升級策略,包括技能再培訓、轉職輔導與產業轉型協助,幫助企業與勞工應對未來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