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重罰百威5400萬 600多公斤黑心豬腸流向難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百威食品涉嫌使用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10/8)確定重罰5400萬元,主因明知工業級雙氧水禁用於食品卻故意為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安定,剩下784公斤多數售出給散客沒有紀錄無法掌握流向,不過10月5日起展開抽驗全國豬腸產品,已稽查577家業者,暫未檢出殘留雙氧水。
食藥署10月1日會同屏東地檢署、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法務部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及衛生局,前往百威食品有限公司位於屏東縣之豬內臟清洗作業場所,發現多桶標示「工業級產品,禁用於食品應用」字樣的雙氧水,部分已為空桶,涉嫌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
檢調單位現場查扣雙氧水,持續釐清偵辦中,衛生局已於百威公司屏東作業場所封存11,664公斤豬腸,在新北倉庫封存940公斤豬腸,總計封存1萬2604公斤,完全沒有流入市場。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出庫的有2430公斤完成下架,784公斤已經售出,下架的豬腸送驗未檢出殘留雙氧水。
有別於過往由地方衛生局裁罰,食藥署考量百威公司登記在台北市,倉儲在新北市,為了加快裁罰,這次少見直接由中央主管機關裁罰。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表示,今日下午寄出裁罰單,確定處以百威公司5400萬元罰鍰。
魏任廷說明,重罰主因工業級雙氧水容器外包裝已明確標示「工業級」及「禁用於食品應用」,百味公司卻故意使用加工豬腸,嚴重破壞社會秩序與食安。除了行政罰鍰,百威公司也涉及刑事責任,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最高8000萬元罰金,全案已由地檢署持續偵辦。

針對已經售出的784公斤豬腸主要流向屏東和生市場和台北寧夏夜市,但600多公斤授予散戶或現金交易沒有紀錄,魏任廷坦言,北市衛生局鍥而不捨地查證,但散戶難以掌握流向,提醒消費者注意是否有在上述兩個地點購買豬腸。
食藥署已於10月5日啟動全國性稽查專案,聯合各地方衛生局,抽驗市場、餐廳等販售的豬腸產品。截至10月7日,已稽查577家業者,檢驗120件產品,其中104件合格,其餘仍在檢驗中。魏任廷說,此專案將持續進行,並會納入未來的例行稽查重點,以確保市場產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