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析|莫迪時隔7年訪中國大陸 美印關係惡化下促進印中合作新契機

國際 寰宇要聞
2025/08/31 11:32
黃惠瑜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周三(8/27)開始對印度輸美商品開徵高達50%關稅。在川普關稅壓力下,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周六(8/30)抵達中國大陸,準備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是莫迪時隔7年再度訪中,時機點的巧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在美印關係出現裂痕之際,這場會晤是否能為向來因邊界爭端而緊張的中印關係,帶來新的轉機。

8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加爾各答舉行的印度人民黨集會上致詞。法新社 zoomin
8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加爾各答舉行的印度人民黨集會上致詞。法新社

📌 本文摘要重點 (這是什麼?)

  1. 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徵高達50%關稅,影響印度出口。
  2. 莫迪訪華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會議,與習近平會晤。
  3. 中印兩國面臨邊境爭端與歷史分歧,經濟合作具挑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莫迪與習近平在面臨美國高額關稅下,似乎正重新尋求合作的契機。過去印度與中國的關係長期受到邊境爭議與相互不信任影響,如今在共同的外部壓力下,兩國可能藉此展開對話,嘗試為雙邊關係的重啟找到新的突破口。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專家表示,川普政府對印度的關稅可能對印度重要的出口產業及原先設定的成長目標造成長期傷害。另一方面,習近平也正努力重振放緩的經濟,但美國高額關稅卻威脅著他的計畫。在此背景下,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領導人,可能都希望重啟兩國關係。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研究員巴伊帕伊(Chietigj Bajpaee)和與余潔(Yu Jie)在一篇社論中指出,「簡單來說,中印關係的發展對世界其他地區至關重要」。他們認為「印度從來都不是西方(尤其是美國)認為用來遏制中國的堡壘。莫迪的中國之行象徵一個潛在的轉捩點」。

2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右)在白宮會見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左),並舉行記者會,圖為當時兩人擁抱場景。美聯社 zoomin
2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右)在白宮會見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左),並舉行記者會,圖為當時兩人擁抱場景。美聯社

更強大中印關係的意義與挑戰

經濟與全球影響力

印度和中國都是經濟強國,分別是世界第5大和第2大經濟體。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隨著印度經濟成長率預計持續維持在6%以上、經濟規模達4兆美元(約122兆元台幣)以及股市規模達5兆美元(約153兆元台幣),印度有望在2028年躍升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

北京諮詢公司Wusawa Advisory創辦人劉倩(Qian Liu,音譯)表示,「雖然全球過去的關注焦點往往放在最重要的美中雙邊關係,但現在是時候將更多注意力轉向第2大經濟體中國與第3大經濟體印度如何合作了」。

邊境與歷史爭端

儘管如此,中印關係卻面臨嚴峻挑戰。兩國長期的領土爭端尚未解決,這也反映出更廣泛、更深層的競爭關係。2020年6月,印度與中國士兵在拉達克(Ladakh)加萬谷(Galwan Valley)發生的暴力衝突事件,是40多年來最嚴重的敵對事件。

這場衝突主要影響經濟層面,直飛航班被取消、簽證和中國投資被暫停,導致基礎設施項目進度緩慢,印度還進用包括短影音平台TikTok等200多個中國應用程式。

兩國間還有其他分歧,包括西藏、達賴喇嘛、以及中國在兩國共享的河流上建設世上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引發的水資源爭端。此外,印度與大部分鄰國的關係不佳,但中國卻是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和阿富汗等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

印度的立場轉變與策略

諮詢公司Asia Decoded創辦人兼首席經濟學家奇蕭爾(Priyanka Kishore)表示,「如果比亞迪在印度建廠,我會感到驚訝,但或許會有其他軟性進展」。中印兩國已宣布將恢復直飛航班,未來簽證政策可能進一步放寬,並達成其他經濟協議。

奇蕭爾也指出,德里與北京的關係「無疑是一種不舒服的聯盟」。她補充,「別忘了,曾有一段時間,美國和印度還聯手共同制衡中國」。然而,現今印度對美國的立場感到困惑,「因此與中國加強合作是個聰明之舉,也符合中印雙方都認同的多極化(multipolar)的敘事」。

莫迪此次訪中是為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會議。該會議目的在展現與西方不同世界觀的區域性組織,成員國包括中國、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俄羅斯。印度過去曾淡化該組織的重要性。然而,專家表示,印度與美國關係的惡化,促使印度重新發現上海合作組織的價值。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印度 # 中國大陸 # 莫迪 # 習近平 # 上海合作組織 # 川普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