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揭土城殺妻案1處漏接 下周研議「致命危險清單」補網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新北市土城日前發生違反保護令男子砍殺妻子與小姨子的憾事。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指出,釀成悲劇的關鍵,在於加害人被「無保飭回」且未附加任何責付條件;衛福部將在下周一的跨部會會議中,研議建立更清晰的「致命危險清單」,盼能協助第一線的警察與檢察官更有效辨識高風險個案,強化危機判斷,避免憾事重演。

謝男疑因不滿張女拒他探視女兒,本月5日晚上違反保護令,前往張女位於土城住處搬東西,過程中疑似摔破一只存錢筒,兩人發生激烈口角;警方獲報將謝男帶回,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後,檢察官認為「情節輕微」無保飭回,警方也協助張女聲請緊急保護令,卻仍發生憾事。
家暴性侵防治會議 跨部會將討論土城命案
張秀鴛說,下周一剛好是中央定期舉行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推動小組會議,司法院、法務部、警政署、內政部,以及衛福部的推動小組都會參與,屆時會請新北市報告此案,並檢視制度上,還有哪些環節可以再調整,如果只是措施面就予以加強、涉及修法的也可再進一步檢視。
張秀鴛表示,檢察官在做出「無保飭回」的同時,已依法通知警察機關與家防中心,謝男違反保護令遭移送時,資料上看起來,警察已察覺他有些致命性,社工甚至和被害人討論「安全計畫」,包含從法院離開、搭上計程車之後要走哪條路等,兩姐妹回到家後再度外出,才發生這起憾事。

親密關係暴力應有跡可循 主管機關盼「致命危險清單」提升敏感度
這類案件或許都有蛛絲馬跡可循,張秀鴛認為,親密關係暴力是會有一些危害的,包含恐怖情人、加害人偏激的「玉石俱焚、魚死網破」觀念,或是對被害人與親友的威脅等,因此希望能在現有的風險量表外,建立更清晰的「致命危險清單」,讓警察與檢察官能據此察覺案件的嚴重性,避免僅視為一般家庭紛爭,藉此提升整個體系相關人員的敏感度。
雖然是非常不幸的事件,張秀鴛坦言,目前整個網絡中,除了無保飭回的部分需要進一步了解,其餘如警察、社工的覺察,以及法院核發保護令的速度等,都已相當確實。
張秀鴛直言,就像外界說的,保護令不是萬靈丹,服務的網絡中包括警察、檢察官、核發保護令的法官、和被害人接觸到的家人、服務的社工、孩子的學校的老師等,「其實每個人都要有一些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