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落軌新招!台鐵高雄站砸1.5億設升降月台門 「類侏羅紀電網」攀爬開罰
【記者陳怡文/高雄報導】台鐵目前每年平均有10件落軌事故,意外落軌也有20多件,為防止旅客墜落及入侵路線事故、行李掉落軌道等情形影響行車運轉,為確保列車安全通行,台鐵公司砸1億4980萬餘元在高雄車站試辦300米「月台門」裝設,年底前完成全站4股道側安裝及規劃違規管理機制,2026年3月正式啟用後開始評估北中南其他地區站設置,最終提出月台門中長程計畫爭取經費實施,台鐵全台共有241個車站,不會全部都設置,設置評估要素包含,旅客流量、事故發生風險、車種形式、月台高低、環境(如汐科彎道長)。

高雄車站月台門試辦統包工程範圍為高雄車站第二月台第4股道側約300米,專管/監造單位為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承攬廠商是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契約金額新台幣1億4980萬餘元。
高雄車站月台門試辦採用「纜繩式」月台門,適合如台鐵多類型車種停靠之月台環境,並具備有安全性高及良好的通風性能,特點包含「大跨度」適用於多車種停靠的月台門設計;「自動開門」具備主動式偵測器,無需連接號誌系統即可自動開門;「高通風性」有效避免溫室效應,減少空調的需求;「安全性」斷電後一個人能抬起單一個門、縫隙小幼兒無法穿越、耐輪椅衝撞等。

工程包含月台門設置、CCTV設置、其他配合工作如月台門設備機房建置;主要結構為兩個主立柱、一個平衡立柱、上導槽和鋼纜網組成,鋼纜底部縫隙約13公分,能有效防止孩童、籃球、足球等物品穿越,逃生時,單人即可抬起20公尺跨度的結構,具耐衝擊性,可承受電動輪椅衝擊,200公斤以時速6km/h衝撞不落入軌道。
工程期程上,2025年1月開工,2月月台門展示機完工及測試,7月機房與相關系統前置作業,12月完成月台門安裝,進行運轉、檢測,2026年3月工程竣工。

台鐵總經理馮輝昇說明,列車進站後會有速度偵測器,當列車停下後月台門才會打開,是安全防護機制,不會有車還沒停好月台門就打開上升「不會有民眾衝上去的問題」,列車要離站時,月台門會先降下來,列車車門才會關閉,車輛才會出發。
由於月台門是纜繩式民眾攀爬問題?馮輝昇強調,纜繩耐衝擊力,不容易闖越或衝撞上去,但車子要停好才會打開,當人員攀爬時還有雷達偵測,人一靠近就會叫,站務人員馬上立即做勸導「不要有這樣的動作」,另外,纜繩的支撐沒有玻璃等材質好,反而站不上去,大家不用擔心。

至於為何選擇高雄站做試辦?馮輝昇回應,因為這是首次試辦計畫,當初確實北中南都有評估,但選在高雄主要因月台長度300米,列車通行條件、車種數量多,希望透過這次試辦可就14種車種都能在高雄月台運行良好,其他車站困難度比較低,另外,該側的車輛通行頻率比較低,試辦中受到的干擾也比較少,今年底高雄站2個月台4股道側都會全部安裝完成,明年3月正式啟用,開始評估北中南其他地區站設置,最終會提出月台門中長程計畫爭取經費實施,就是要確保旅客上下車有更安全的設施。
同仁回饋意見?馮輝昇提到,最多的回饋意見是同仁操作,台鐵行車控制系統跟北捷、高鐵不同,台鐵有定位器,司機員進站後,因車輛不同所以停車位置也會不同,所以車輛停等以後要速度偵測,怎麼樣讓列車完全停下來,列車長才能開門,其次,逃生問題,因應不同狀況,月台門內外側都要能操控,還有平衡柱因車型不同會有位置上的差異,都要經過討論才能確定裝設的位置。

是否針對亂攀爬或把月台門弄壞建立處罰及賠償機制?馮輝昇強調,尚未研議,但未來一定有管理機制,加強旅客安全防護,旅客宣導,有發生相關情形,如異常、故障、旅客違規等,下一步就會擬定,今年就會訂定,明年正式啟用就會評估後續推廣。
至於1個月台1側300米要價1億4980萬餘元,價格是否合理?馮輝昇也說,試辦工程會比較高,主要是一個單元的客製化,未來規格確定大量安裝,單價就會下降,另外,零組件國產化比例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