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寧靜車廂上路!母帶嬰被「舉牌提醒」 家長曝搭車現況:壓力超大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台灣高鐵為提升旅客對車廂寧靜度的期待,9/22正式實施「寧靜車廂」,上路逾半個月,卻有許多家長在網路抱怨小孩只是正常聲音講話就被要求安靜,甚至還有帶著嬰兒的家長被「舉牌」提醒寧靜,讓家長們反而壓力更大。
高鐵「寧靜車廂」實施前,就有家長擔心,此舉雖是針對在車廂內講電話、未使用耳機播放3C者,卻容易成「厭童」者的令牌,藉此要求家長將孩子帶離車廂。不過高鐵強調,車廂一向是親子友善,寧靜車廂不包含孩童或病友。
「寧靜車廂」家長壓力更大
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張雅琳在Threads發文表示,「上周有媽媽反應,帶嬰兒搭高鐵被列車上的服務人員舉『寧靜車廂』牌提醒,請問中秋連假有家長遇到同樣的情形嗎?」
該文引起逾900則留言,許多家長都表示,帶孩子在座位上正常說話卻被高鐵人員提醒。有民眾表示,他帶著1歲童搭車,前座的人一上車沒多久,就對他們舉「寧靜車廂」牌子,隨後高鐵服務人員就來關切詢問是否要去哺乳室。「有!帶五歲兒子 已經怕他無聊去吵到別人、給他看平板加airpods ,完全沒放出聲音、中間跟媽媽講幾句話,車長小姐經過就過來說:要小聲一點喔!真的就正常講話音量而已,而且後面的大人聊天聲音更大聲⋯。」
另有人表示,9月底帶著2個4歲小朋友從台北坐高鐵到桃園,短短不到20分鐘的車程卻壓力超大,因為她已經事先備好安撫零食跟果汁,小朋友只是用正常音量說「想吃餅乾」,列車服務人員就來提醒是「寧靜車廂請降低音量」,讓他不解「其他乘客也是吃東西聊天,但是卻沒有被告誡?」
不過也有人認為「工作人員應該只是舉牌宣導而已,為什麼總有爸媽要對號入座」。另有疑似高鐵的工作人員表示,有時並非針對小孩,而是組員若收到客訴就必須處理,其實很兩難。


蘇怡寧:寧靜不是排除,是理解
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社群發文表示,「寧靜不是排除,是理解」,他認為高鐵的寧靜車廂原本就不是用來排除孩子的,台灣高鐵自己也有說明「對於嬰幼兒、疾病或其他因素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列車人員將以安撫方式協助」,這是文明不是寬容,是同理不是縱容,「寧靜車廂的寧靜,從來不是靠誰被壓制而來的,而是每個人都願意多退一步,願意理解旁邊那個也在努力的家長。」
蘇怡寧認為,人類社會之所以文明,不是因為能讓弱者閉嘴,而是因為能讓強者選擇溫柔。「真正的寧靜,是來自於理解而不是壓制,是讓聲音能共存而不是消失。孩子的哭聲不是噪音,是生命在學習與世界對話,你可以不喜歡但不應該蔑視。」

高鐵現行規定
高鐵9/22正式實施「寧靜車廂」,講電話去玄關、用3C戴耳機,勸導不聽可拒載,高鐵即起推出多項宣導措施,包含人員宣導、椅背網袋宣傳卡、跑馬燈顯示以及車站內電視等多元方式。
宣導措施包括由列車服務人員巡視車廂時,針對收聽音樂未戴耳機或講話音量過大旅客進行勸導,對於在車廂內講手機的旅客,也將視當下車廂內人潮狀況,優先請旅客移步至車廂玄關,或改以文字訊息溝通,避免影響其他旅客;台灣高鐵公司也特別說明,對於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列車人員仍將以持續關心與安撫方式提供必要協助,並請同車旅客體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