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大軍破紀錄資金搶進黃金 遇價格劇烈反轉慘遭重創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黃金價格周二暴跌,散戶投資人狂砸創紀錄的資金買進ETF遭到重創。
據澳洲媒體《FINANCIAL REVIEW》22日報導,一群急著布局黃金的散戶投資人,因為交易員急著獲利了結,擔心黃金驚人的漲勢已將價格推得過高,結果遭遇劇烈的價格反轉重創。
黃金在周二一夜之間大跌超過6%,創下自201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下跌金額更創史上最大,賣壓持續延燒至周三,現貨金價一度跌至每盎司4004.26美元。白銀則在周二大跌7%後,周三又下跌2%,最低來到每盎司47.60美元。
■相關新聞:2因素釀黃金、白銀價格同步暴跌 它下跌金額「史上最大」
《FINANCIAL REVIEW》引用Global X的數據指出,這波慘烈的賣壓發生在澳洲證交所上市的黃金ETF今年資金流入達到創紀錄的9.97億澳元之後,突破了2020年疫情期間創下的9.81億澳元高峰。
澳洲國民銀行(NAB)外匯策略主管Ray Attrill表示:「鑒於黃金自9月以來呈現爆炸性上漲,而最新的買盤多半來自散戶或透過ETF進場的私人投資者,獲利了結的潮水本來就是難以避免的。」
黃金和白銀從歷史高點急跌,也拖累澳洲證交所的金礦股大幅下挫。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商Newmont、Evolution Mining及Ramelius Resources,周三上午雪梨交易時段股價跌幅介於8%至11%之間。
金礦股長期因生產成本上升和營運問題表現落後現貨金價,但今年投資人湧入這一產業後,情況開始改變。VanEck金礦商ETF今年價格翻倍,而黃金價格漲幅達57%。
策略師認為,儘管金價劇烈波動,金礦商仍能獲利豐厚,因為他們生產1盎司黃金的平均成本約為1500美元。
VanEck投資副主管Jamie Hannah表示:「這些公司花了多年時間嚴控成本、提升效率,做好迎接牛市的準備。金價突破1500美元甚至3000美元,他們都能賺得荷包滿滿,這波漲勢只是額外的利潤。」

投資人之前押注美國聯準會(Fed)可能降息,預期將推升黃金與白銀的吸引力。金屬價格也受惠於所謂的「貶值交易」,投資者從政府債務和美元等法定貨幣轉向貴金屬,以抵禦龐大的財政赤字。強勁需求帶動澳洲黃金ETF資金流入連續第2個月創新高。
同時,隨著金價攀上新高,雪梨馬丁廣場(Martin Place)排隊購買實體黃金和白銀的人潮日益增加。
Global X投資策略師Justin Lin表示:「散戶投資人抱持『寧可晚進場也不願錯過』心態,雖然部分買盤來自真正的避險需求,但大多數很可能是源於怕錯過(FOMO),因為今年黃金和白銀表現勝過其他資產。」

事實上,黃金今年的驚人漲勢遠勝比特幣17%的漲幅,以及主要全球股市指數香港恒生指數的30%,和日本日經指數的24%。
不過,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美元走強,以及區域銀行穩健財報減輕市場對美國不良貸款的擔憂,都為金價回檔鋪路。
此外,美國政府關門進入史上第2長紀錄,導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重要機構的每周報告未能正常發布,使得投資人無法掌握市場投機部位的最新情況。
ANZ資深商品策略師Daniel Hynes表示:「我們推測投機部位已累積至相當程度,最終引爆了這波拋售。」
再加上全球第2大黃金買家印度因排燈節(Diwali)假期休市,也降低了市場流動性。

雖然這波黃金暴跌是12年來最大,但仍未超越1980年1月聯準會大幅升息以抗通膨時,金價單日暴跌13%的歷史紀錄。
散戶投資人現在正評估這次拋售是更大跌勢的開端,還是健康的回檔,等待漲勢繼續。
Betashares資深投資策略師Cameron Gleeson說:「考量到這次大幅修正,現在問題是能否在每盎司4000至4100美元附近找到支撐,還是我們剛目睹了一場泡沫破裂?我認為鑒於美國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黃金的長期投資價值依然堅挺。」
不過,花旗分析師周三下修了黃金的「增持」評等,預期隨著美國政府關門結束,以及美中尋求達成貿易協議,未來幾周黃金價格將在每盎司約4000美元附近波動。
就在上周,包括美銀(BofA)與Global X等機構仍預測黃金將衝破每盎司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