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金價經歷12年來最大跌幅不代表牛市終結 歷史經驗顯示之後會這樣走

出版時間:2025/10/23 13:52
財經 產業脈動
CC 文章
國際金價周二出現重挫後,未來走勢備受關注。法新社 zoomin
國際金價周二出現重挫後,未來走勢備受關注。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儘管周二國際金價創下12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但今年仍上漲57%左右,且歷史顯示,金價在暴跌之後,有可能迎來小漲。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不斷攀升,過去數周,漲勢相當猛烈,周一,金價突破430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因投資人在經濟不確定性、通膨風險和不斷升溫的貿易緊張局勢中尋求避險。

然而,周二,市場情緒突然逆轉,國際金價遭遇歷史性的跌幅。當天,現貨黃金價格盤中跌幅一度達到6.3%,創下2013年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下跌紀錄,最終收跌5.3%至每盎司4123.85美元。

周二金價大跌有多重因素

周三,國際金價延續跌勢,一度逼近每盎司4000美元關卡,之後則反彈至4100美元以上。

財聯社引述外媒報導,班諾克本資本市場(Bannockburn Capital Markets)市場策略師兼董事總經理錢德勒(Marc Chandler)指出,周二的大跌是由於黃金短線投機者—即基於「害怕錯過」 心態而買入黃金的投資者被迫平倉,基金經理人為鎖定獲利紛紛拋售。

StoneX市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在報告中指出,這次回檔引發一個問題:金價是否已經觸頂,還是只是在經歷一場早該出現的回檔,他說,「時間會給出答案」。

若回顧史上黃金暴跌,即單日跌幅達5%甚至更大的情況可以發現,此類下跌或許並不會產生持久影響。

黃金期貨重挫後1個月內平均漲幅1.82%

道瓊市場數據公司(Dow Jones Market Data)對最活躍的黃金期貨進行的分析顯示,自2006年5月24日以來,黃金期貨在經歷5%或更大的單日跌幅後,1個月內平均漲幅約為1.82%。

其中,金價在2006年6月13日下跌7.3%後,創下最大的月度漲幅達15.46%;在2006年5月24日下跌5.4%後,創下最大的月度跌幅,為7.76%。

Money Metals Exchange總裁兼執行長Stefan Gleason表示,不應指望黃金和白銀價格會直線上漲。他指出,「像本周這樣的調整是健康和有益的,牛市生於憂慮之牆」。

在金價回檔之際,投資人開始質疑黃金在今年市場最受歡迎的交易之一,也就是貨幣貶值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這項交易策略基於這樣一種觀點:美元將趨於貶值,促使投資者將黃金作為替代資產。

歷史經驗顯示,國際金價出現重挫後的1個月普遍上漲。美聯社 zoomin
歷史經驗顯示,國際金價出現重挫後的1個月普遍上漲。美聯社

高盛預估金價明年底達4900美元

班諾克本資本市場的錢德勒表示,目前來看,「貨幣貶值交易」 的邏輯正逐漸站不住腳。他指出,貨幣貶值交易忽略的關鍵一點是,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美元都被高估,有鑑於此,美元回歸公允價值,「那其實不算貶值」。

Money Metals的Gleason表示,貶值交易理論仍然完好,僅僅因為在一輪強勁而持續的反彈中出現大幅回檔,就斷言美元貶值交易已經失效是愚蠢的。

高盛在最新研報維持黃金2026年底達到每盎司4900美元的預測,該行表示,由於市場對黃金作為策略性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的興趣日益增加,預期到2026年底金價突破4900美元預測目標的風險正在上升。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日前表示,黃金和白銀價格正在經歷遲來的回檔,但兩者在投資組合中仍處於持有部位不足的狀態,金價上漲背後的結構性驅動因素仍然完好。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金價 # 黃金 # 美元 # 貨幣貶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