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貿易施壓日本 日媒:雙邊恐陷長期戰

出版時間:2025/11/19 20:33
國際 寰宇要聞
陳怡妏 文章
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右)18日在會談後步出中國外交部時,故意擺出高姿態,使歪頭聆聽翻譯的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左)看起來居下風,引發日本網友不滿。法新社 zoomin
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右)18日在會談後步出中國外交部時,故意擺出高姿態,使歪頭聆聽翻譯的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左)看起來居下風,引發日本網友不滿。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日相高市早苗本月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北京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構成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引起將台灣議題視為「核心利益」的中國政府反彈,頻頻出招施壓日相高市早苗收回發言,日本「集英社」報導認為日中恐陷入長期戰。

日本政府緊急派遣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前往北京,但昨天(11/18)雙方會談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表示對會談「不滿意」,甚至還鬧出「手插口袋」的失禮事件,使得情勢惡化。

在日中司長級磋商不歡而散後,中國開始從貿易面施壓,今天(11/19)宣布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暫停日本牛肉磋商。 有分析認為,中國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判斷美國總統川普不會介入;另一方面,日相高市早苗似乎也認為,與中國的摩擦不會動搖她的高支持率,因此這場衝突恐演變成長期戰。

日媒分析,接下來中國可能會取消日本人的免簽待遇,並可能對出口到日本的稀土、農產品等施加限制。不過,考量中國以「自由貿易」為口號來反對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北京不太可能公開宣布制裁,而是會採取「隱形施壓」的方式,例如逐步減少出口量,或是用「檢查」為名目,延遲日本進口貨物通關。

此外,有觀點認為,中國如今態度強硬,是因為習近平10月底在南韓與川普會談後,感覺美國不會站在日本那邊。另一方面,高市則堅稱她的發言「符合政府一貫立場」,表明不會撤回發言。

事實上,根據「朝日新聞」15、16日進行的全國電話民調,高市早苗內閣的支持率為69%,突破「慶祝行情」持續高漲。由此可以看出,對中外交不僅沒有損害高市政權的支持率,反而成為助力。

至於未來中國會強硬到什麼程度,原訂22日在北京與中國主辦論壇、但因為緊張升溫而喊停的日本民間非營利組織「言論NPO」表示,比起2012年日本將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國有化時,「中國這次釋放的訊息更為強烈」。

2012年,中國國內爆發暴力反日示威。不過日媒分析,「中國政府近年擔心抗議示威會演變成反政府活動,因此即使是以反日為名,也不太可能允許或主導大規模示威」。(中央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日本 # 高市早苗 # 台灣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