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判文大董座陳泰然當選無效 校內憂衝擊校長王子奇任命正當性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文化大學董事會爆發爭議,高等法院今(19)日判決,該校董事長陳泰然當選無效。對此,有文大教師表示,校長王子奇是由董事會任命,董事長當選無效也影響校長的正當性,難以迴避質疑。校方則說,此案將待董事會後續處理,學校校務均正常運作。
高院判陳泰然當選無效
文化大學前董事長張鏡湖過世後,2021年董事會選出台大前副校長陳泰然擔任董事長,不過,「校友派」董事黃有良、金榮華、陳樹、張冠群、袁興夏認為,「家族派」董事張海燕、王寶輝、彭誠浩、白省三、蔡政文沒有出席第18屆董事會第37、38、39次董事會,所以應自2021年6/16解除董事身份,但家族派董事卻參與2021年9/13的董事會,並在會中投票選出陳泰然擔任董事長。
「校友派」董事後續向法院提出確認董事會決議無效訴訟,今天高等法院判決,陳泰然當選董事長的決議無效。
教育部:依法辦理後續事宜
針對為何當年核定陳泰然出任文大董事長,以及後續是否要求文大撤換陳泰然,教育部回應,黃有良等人先前就教育部核定文大董事長的行政處分,提出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8/13判決,提及如果撤銷該行政處分,將使學校重要法律關係,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態,不利法律秩序安定,也會影響教職員生權益與校務發展,因此判決並未撤銷教育部的行政處分。
教育部強調,將遵循法院維護法律安定性的意旨,依《私立學校法》及相關法規規定,辦理後續事宜。
校長王子奇選任正當性遭質疑
對於高院判決陳泰然當選無效,有不具名的文大校內教師表示,文大董事長當選被高院判決無效,震盪的不只是董事長寶座,還包含校長王子奇職位的正當性。
該名文大教師說,當年由這個董事會體系主導的校長人事布局,如今被司法宣告關鍵決議不合法,等於在校長頭上畫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校長這個位子,是不是站在一個『違法基礎』上延伸出來的結果?」
該名文大教師強調,在私立大學,董事會是最高權力中樞,也是校長的「產房」,董事結構如果被法院認定有問題,那由這個結構所生出來的校長,自然難以迴避連帶質疑。
校方:校務正常運作
針對高院判決陳泰然當選無效,黃有良受訪時表示,剛得知消息,將與律師討論後續動作,希望董事會與董事長改選,教育部應尊重高院判決,並維持公正立場,不要有所袒護。
文大校方則回應,此案爭點事有關第18屆董事會的問題,「概與本校無直接關聯」,校方不便評論,將待董事會後續處理,學校校務均正常運作,感謝外界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