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產業觀察|OpenAI與輝達、超微以永動機方式合作 為何台廠供應鏈角色更為關鍵

出版時間:2025/10/08 17:31
財經 產業脈動
李宜儒 文章
OpenAI。法新社 zoomin
OpenAI。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輝達(NVIDIA)在9月宣佈,將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5兆),以用來擴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10月6日,另一家GPU廠超微(AMD)也宣布與OpenAI達成AI晶片供應協議,其中AMD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每股僅1美分的認股憑證,讓OpenAI得以取得約10%股權。

OpenAI兩邊押注意味AI算力需求進入多平台成長期

OpenAI與兩大GPU廠的合作讓市場摸不著頭緒,不過對台廠供應鏈來說,輝達及AMD供應鏈皆受惠。整體來看,OpenAI兩邊押注不僅是分散風險,更意味AI算力需求進入多平台成長期,台廠在兩邊供應鏈的角色反而將更關鍵。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彥良表示,由OpenAI主導的星際之門,除目前的德州阿比林外,接下來還計劃要在美國興建5座大型資料中心,預計2029年前要投入超過4000億美元,最終總用電量目標10GW,其目的是保證美國在全球AI的領導地位,並對中國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

面對如此龐大的資金需求,只靠OpenAI、甲骨文和軟銀等原始股東的力量遠遠不夠,因此OpenAI才會與兩間GPU大廠以永動機的方式進行合作,除強化資金鏈外,也透過這層關係鞏固未來新一代的AI晶片供貨無虞。

台廠AI伺服器供應鏈樂見其成

雖然輝達目前幾乎囊括絕大多數的GPU晶片市場,但OpenAI執行長阿特曼(Altman)非常清楚,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就像自家的ChatGPT就是以後起之秀成為生成式AI龍頭,市佔約8成。

超微雖然在AI訓練和推論的GPU市佔率遠不及輝達超過75%以上,但也非泛泛之輩,好歹也是二把手,而且不可否認的是,超微產品具有價格較勢,且性能逐漸往輝達靠攏,所以阿特曼非常聰明,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選擇「左擁輝達、右抱超微」。

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未來不管哪一方的AI晶片性價比較高,最終都能歸星際之門所用,甚至這層競爭關係也有利強化星際之門的採購優勢。對台廠AI伺服器供應鏈來說,其實也是樂見其成,因為各家AI伺服器的組裝代工和零組件大同小異,所以很多台廠不僅僅是兩家大廠的供應鏈,也早已同時打入四大CSP廠的ASIC伺服器。

OpenAI與輝達宣布一項規模達1000億美元合作案,輝達同意從2026年起開始供應晶片。取自輝達官網 zoomin
OpenAI與輝達宣布一項規模達1000億美元合作案,輝達同意從2026年起開始供應晶片。取自輝達官網

OpenAI分散風險、降低成本與掌握主導權

分析師陳韋廷則認為,OpenAI同時與輝達與AMD合作,核心邏輯在於分散風險、降低成本與掌握主導權。過去OpenAI的AI模型訓練與推論幾乎完全倚賴輝達GPU,而輝達的高性能晶片如H100、B200不僅價格高昂、供應吃緊,還讓OpenAI在算力與時程上受制於人。如今引入AMD,不僅是為取得第二供應來源,更是藉由採購及取得認股權的策略布局,綁定AMD的長期合作,藉此增加與輝達談判時的籌碼。

值得觀察的是,輝達強項是較屬於雲端的GPU,AMD目前強項較屬於使用者端的GPU,OpenAI兩邊都想拿好的。

雙源策略透露出意圖建立自主與多元算力體系

至於是否會影響與輝達的合作,短期不致生變,畢竟輝達仍是OpenAI主要合作夥伴,目前AI模型的軟體生態CUDA平台、開發工具仍高度依賴輝達技術。但中長期而言,OpenAI的雙源策略已透露出意圖建立自主與多元算力體系的野心,未來不排除逐步導入AMD晶片甚至自行設計AI加速器,以降低對單一廠商的依賴。

對於台廠供應鏈來說,輝達仍持續擴充H系列GPU供應鏈,台廠如鴻海、廣達、緯創、緯穎仍有穩定訂單;同時AMD若接單放量,相關代工與封測如台積電、日月光、欣興、臻鼎亦同步受惠,換言之,輝達及AMD供應鏈皆受惠。

AMD執行長蘇姿丰(左)與OpenAI執行長阿特曼(右)。取自AMD X帳號。 zoomin
AMD執行長蘇姿丰(左)與OpenAI執行長阿特曼(右)。取自AMD X帳號。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OpenAI # 輝達 # 超微 # GPU # 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