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靠「這類商品」進帳近3000億元 悄悄打造全球最大帝國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美商賣場Costco(好市多)以大份量美食和家用商品擄獲不少消費者的心,但根據數據顯示,Costco的服裝業務規模已經超過Abercrombie & Fitch和 Old Navy等許多獨立服裝零售商,2024年的服裝銷售額將近100億美元(近3000億元台幣),令外界嘖嘖稱奇Costco是如何悄悄成為全球最大的服飾零售商之一。
美國財經頻道CNBC日前報導,根據數據分析和諮詢公司GlobalData估計,Costco服裝部門2024年銷售額約為97億美元(約2975億元台幣),相較於2019年的70億美元(約2147億元台幣),成長近40%。
相比之下,其競爭對手BJ大賣場(BJ's Wholesale Club)和山姆會員商店(Sam’s Club)的服裝業務,分別成長約28%和21%。
根據Costco在上月的財報電話會議透露,其男裝銷售額在最近一個財季實現「兩位數」成長。
報導指出,雖然服裝業務在Costco整體銷售額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但銷售額已超過一些全球大型的服裝零售商,例如Abercrombie & Fitch和Old Navy,這兩家公司2024財年的銷售額分別為49億美元(約1503億元台幣)和84億美元(約2576億元台幣)。
Costco透過提供Columbia和Gap等熱門品牌以及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的服飾,在服裝領域取得成功。雖然與目標百貨 (Target) 和沃爾瑪 (Walmart) 等零售百貨商場相比,Costco的服裝選擇有限,但專家表示,Costco的吸引力之一就在於,顧客永遠不知道在該賣場購物時會發現什麼好物。

據了解,Costco有很多種採購方式,但主要是向製造商直接進貨。投資分析公司Telsey Advisory高級董事總經理費德曼(Joe Feldman)舉例說:「可能某個供應商的庫存過多,就把貨賣給了Costco,又或者Costco向零售商或第三方採購過剩的商品」,此舉使得「商品只在少數幾家商店有販售」,有助於在特價商品出售時營造出尋寶般的購物體驗,讓顧客相當興奮,爭相購買。
眾所周知,Costco也會與主要品牌建立授權合作關係,推出價格更實惠的「平替版」。
以瑜伽服起家的加拿大休閒服飾品牌Lululemon,今年6月就對Costco提告,指控這家倉儲式商店「抄襲」其運動服。

Lululemon指稱,Costco對自有品牌Kirkland商品的製造商含糊其辭,導致消費者誤以為Kirkland品牌商品與Lululemon商品是出自同一家製造商,並指控Costco未消除有關此猜測的謠言。
GlobalData董事總經理桑德斯(Neil Saunders)指出,這也是Costco所期待最精彩的廣告宣傳活動之一,「讓大量消費者意識到Costco擁有豐富的服裝系列,商品可能與Lululemon類似,但花費卻低得多」。
■相關新聞:
Costco被lululemon告仿冒!一條不到600元褲子 成就2.5兆驚人業績
lululemon提49頁訴狀告Costco仿冒 要求停售這些產品